佛弟子文库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大安法师  2022/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人则亲近,恶人则远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

这就谈到:对善人你要亲近,对恶人要远避。“善人、恶人”,就是吉、凶不同的道路。这个“气味”,就好像香草和臭草的关系;从他的品质来说,就好像一个枭鸟和凤凰的差异。所以一个人交结朋友,一定要亲近善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善人他所修的“德行”,他的智慧、他的心量、他这样的一个品质,我们去亲近,就会得这个善人的“熏陶”,我们就渐渐的也有这样的一个“香气”。

恶人所酝酿的都是“灾殃”,你如果靠近了,你一定要分担这个灾殃。所以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不致于有“牵连之祸”。所以自天子以至于一般的庶人,都是要亲贤人,远奸党。这为“第一要务”。这样的情形,能够潜移默化,转移我们的“性情”。

所以你看“孟母教子”,为什么叫“孟母三迁”?就是由于环境、习俗的影响。开始孟子住在那个屠宰场旁,这小孟子就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杀猪。孟母看了,这样不行,赶紧搬家。搬到一个商场旁边,那孟子就想着怎么作生意。孟母还是觉得不行,最后第三次迁到一个学校旁边。这个小孟子就天天“之乎者也”,学习圣人的学问,所以在儒家成为一代亚圣。都是由于环境的影响。

佛世的时候,有一头白象——受环境的熏习,不仅人是这个样子,连动物都是这个样子。华氏国有一头白象,它的力量很大,“能灭怨敌”。如果人犯了罪,就拿这个罪人放在地上,让这个象踏下去——踏死他。那个象很大,一脚踏下去,不就成了肉泥嘛。那以后象住的那个地方被火烧了,就把这个象移到了寺院附近。那到寺院附近,寺院的比丘天天诵经——梵音。诵《法句经》,里面讲“为善生天,为恶入渊”,你作善就生到天上,你造恶就入到深渊里面。

这个象听了,它忽然“悚立”,听进去了,“若有觉悟”。以后再把罪人放到它脚下,它只是用鼻子嗅一嗅,舌头舔一舔,就不踏杀了。国王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就赶紧又把这个象再移到屠宰场旁边。这个象天天看到杀猪、宰羊,这个“恶心”又起来了。所以以后人在脚下,又踏上去了。

所以人见闻觉知,他被什么所熏习,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念佛?你不念佛,就念五欲六尘、男男女女,那肯定这个烦恼就越来越炽盛。“染心易炽,净德难成”,我们污染的心容易炽然,我们清净的德能很难成就。所以我们天天要念佛。佛是清净的,这个佛号就熏习我们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清净。那清净的心,就能远离烦恼。因为“善恶两途,是不能“并立”的。有阳光,就不会有黑暗;有黑暗,就不会有阳光。

所以我们教育子女,也是这个样子。你教育子女,一定让他亲近善人。不仅教自己子女亲近善人,凡是你“一切亲属、知交”、有缘的人,都让他跟善知识去交谈,去“亲近”。见到恶人,那些搞黑社会的,你赶紧要远离。不仅叫自己子女远离,那其他的人都要远离。为什么?你接触善与恶:想修善很难,入恶很容易。由善入恶容易,改恶从善很难。所以我们一定要结交“善类”,能够“进德修业,转祸为福”。如果跟那些不好的人常常接触,特别还有些黑社会之徒,去常常结交,可能就有后悔莫及的灾祸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别人总看我「不顺眼」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

如何才能有好人缘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如何,即是...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举头三尺有神明

谈到自然造化的法则,有时候你深信因果到这个程度,才...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

【推荐】印祖谈家庭教育中母亲的重要作用

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

【佛教词典】悭结者

悭结者,谓耽着利养于资生具其心吝惜,悭结所系故,爱...

【佛教词典】尘刹

是说如微尘数的世界。刹华译即国土或世界。...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问: 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 慧律法师答: 我...

修法最难的是不中断

假使你每天念地藏圣号,南无地藏菩萨、南无地藏菩萨念...

圣严法师《调和主观和客观》

主观和客观是现代人很喜欢用的两个名词。如果有人坚持...

虔诚的回向,让逆子回头

既与一切众生深结法缘,速能成就自己大乘胜行,我们跟...

七个改命、积德、改气色的具体方法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外婆的往生纪实

我的外婆刘秀芝,山东省烟台人,今年93岁。外婆性格好...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

就石磨刀

从前有个贫穷困苦之人,在国王那里做苦役,日久天长身...

娑婆跟极乐都是如梦如幻,为什么还要取舍

有人就问蕅益大师,既然安住一念心性,娑婆跟极乐世界...

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

春节是一家人团聚最为开心的时候,但我听说有几位女士...

菩萨六度,布施摆第一

布施是一个好事。在菩萨六度里面,布施摆在第一。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