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法藏法师  2022/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之类的道听途说,或白衣上座的师心说法)。

慎思明辨所闻之法义,实际亲近三宝(非只书信或网络上的问答之类)。

结交具足正见正行之道友。

心态上,要培养厌离心及大悲心,不贪急功,不迷神异或外表法相,不盲从个人的名望及信众的多寡,对三宝要具足虔敬之心、应注重戒律的分际,同时亦不应神化或偶像化所亲近的长老或法师,此外更不可稍有所学即愚傲自是。

行动方面,当先受三皈,后受八关斋戒乃至五戒,有缘可进一步受菩萨戒、茹素。

如果尚无缘出家的话,则当利用闲暇多亲近道场,为道场做些服劳的事,或短期体验类出家的生活,有余力亦应随缘随力供养三宝。

此外,平日在家也要订下固定功课(念佛、拜佛、拜忏或诵大乘经为主),对于世俗人事则应敦伦尽份,尤其是孝顺父母及男女、夫妇等关系的正常与贞洁更是重要!

随时把所学的佛法实际运用在生活中的人、事应对之中。苟能如此,必不致于空费光阴,走错路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

惟贤法师:佛教不是脱离现实

(一)佛陀出家的原因 那么佛陀对于人生是如何看待的...

女众出家的注意事项

近来经常有女居士问我出家要注意的事情,我想,能够放...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弘一大师《授三皈依大意》

授三皈依大意 第一章 三皈之略义 三皈者,皈依于佛法...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

佛弟子最大的事情是什么

在《法华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释迦佛以一大事因缘出...

【推荐】地藏占察忏完整仪轨

末法时期,学佛的路上,有种种的困惑。学佛很久了,感...

【佛教词典】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

(菩萨)维摩居士之尊称也。维摩诘Vimalakirti,译曰无...

【佛教词典】密教十六菩萨

(名数)有二种:一者金刚界四方四佛各各之四亲近也。...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今生忍耐,报尽即生西方

那些在修行路上曾有过的障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我发...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无明烦恼的根没有拔掉,一遇境界就做不得主了

镜子本来有光,只因被灰尘蒙住了,经过磨擦磨擦,转凡...

《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三解脱门证入无上菩提

三法印跟实相印,理论上的统一前面讲过了,在实践上也...

《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会通之处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佛说...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

学会自我剖析虚荣,把我们的短处及时收拢在自我检验的...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圣严法师《不上进的借口》

许多人误解不执著的真义,把它当成不上进的借口,人家...

一切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愚痴

在《俱舍论》上说,有两种因缘,使令一个人出生会愚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