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要用回忆来伤害自己

2012/1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想要的通通都会偏偏碰上,想要的会因为无常而离我们远去。快乐多是短暂的,痛苦是比较长久的,但痛苦以后又不代表它永远维持下去,痛苦以后又会快乐,快乐以后又会痛苦,有时候是在不快乐也不痛苦的过程当中,一个无记的状态。所以,这些反反复复变化无常,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活着不容易。

活着不容易,那么就要让它变成有意义。要不然,活着本来就很不容易,这种无奈地活下去,最后在临终时对自己未来没有把握,就好像是到了一个遍地都是黄金珠宝的地方、看一看以后空手回去,最后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才会失望。那么,来到人世间,我们所有的一切,修行的机会、累积福报的机会与你轮回痛苦的机会通通都遇上了。

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不是我们突然幸运而来,也不是无缘无故去投胎做人,是多少万年、上亿年累积下来的福报,一点一点地累积,终于有机会投胎做人。中土难生,我们都生了;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了;善知识难遇,我们有了;人生难得,我们都得到了。佛教讲的四大难对我们来讲都已经不是难题了,这表示我们有足够的福报跟这样的善缘。现在要不要把这样的善缘累积更上一层楼?活着的时候勤苦地修炼,不只是要勤劳,还要刻苦。

如果现在正在烦恼,就针对引起烦恼的问题好好思考一下:烦恼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当然不能,如果能解决,为何要沮丧?努力解决才是当务之急,而且还要很高兴有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是无法扭转或解决的问题,就更不需要沮丧,事情已成定局,沮丧也无济于事,最好将它放下,当下不需要再追随着它烦恼。

用回忆来伤害自己,是人类最大的缺点,往往也是沮丧和烦恼的来源。比如别人讲了一句让自己听了不高兴的话语,对方离开后,我们就边走边回忆刚刚对方说话时的用语、神态、气氛等等,再次将自己置放于当时不愉快的情景中,这时火气又开始上升了。回到家中,仍然借由回忆,让伤害性的思维一再重演,例如“他刚刚是这样讲那样讲……”如此火上浇油地自导自演,不断地伤害自己,持续的嗔恨情绪将自己折磨得非常疲累,心有不甘。

可是,静下来想想,自己生气,真的是因为对方有那么大的杀伤力吗?不是,多数时候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自己,因为我们在拼命地回忆。这好比别人拿一把刀,告诉我们“你应该在身上砍一砍”,然后在我们身上稍微划一下,又说“你只要这样砍,就会有血流出来”,便把刀交给了我们;随后,我们就边走边用刀划自己的身体,还告诉自己:“这是那个人拿刀在伤害我,而不是我自作自受。”过了一段时间便忘记了这件事。直到有一天,突然看到这个人,就又拿他当时所讲的话重新伤害自己。就这样,不断回忆,重复伤害,我们又会告诉别人,抱怨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这可能也是一种无始以来伤害别人所累积的业力在今日成熟的报应,要不然这是非常不合逻辑的,对不对?

这个就是产生烦恼和沮丧的模式。我们的后一念随着前一念的情绪起舞,念念相随,紧抓不放,穷追不舍。其实,一件事情无论好坏,既然已经结束了,就不值得再去追随,因为已经是一个梦。因此,要学会忘记过去的那一刹那,知道那一刹那如梦如幻,然后对未来去努力。

事情发生了,就要放下。如果放不下,就要学会不自欺欺人,要告诉自己“这是我拿着一把刀,持续在伤自己,而不是别人在害我”。对治的方法就是如此:解剖它,理解它,然后放下它,向前看,面对崭新的未来。

烦恼即菩提。如果你没有把你这些负面的念头转成正面的,烦恼永远是烦恼。这种转换是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的。闻到香味,看到花朵,看到这些食物、饮料,所有人皆大欢喜,我们把自己看到的一切,丑恶的也好,正面的也好,都像看到花朵一样去欢喜,欢喜看到别人的缺点,欢喜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缺点,当成是因为我们也有缺点,我们看到了缺点;看到别人的优点,因为人家有优点,所以我们看到了优点。

这样慢慢我们才有办法把自己的黑暗面给净化掉。在藏语里面,佛陀又叫桑杰,它有睁开了紧闭的双眼、盛开了这种美丽的花朵这样一个含义在里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三界如粪坑 应早求出离

如果今生错过了念佛往生一法,那就无量劫都难以再逢到...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

八万劫后,未脱鸽身,这也是一个佛经典故了。有只鸽子...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地狱苦果深重,当精勤修行善业

(上)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我们活得痛苦的时候会哭泣;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会哭泣...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爱欲于人犹如执炬,必有烧手之患

我们今天继续来讲四十二章经的第二十五章:欲火烧身,...

让你静心的34条法语

1、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

修学净土难相应的原因何在

我们想求生极乐世界,前行也是数数闻思净土经论。比如...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

【佛教词典】扶篱摸壁

禅林用语。原意谓手扶围墙,作探摸墙壁之势,犹如黑夜...

【佛教词典】持死人衣床塔下过戒开缘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不犯者,或时有如是病;若粪扫...

地藏菩萨转你的业,那因果还要还吗

人的寿命是无常的。人有病,病是死的因,有病不一定是...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

读楞严经看什么

大家都是佛弟子,我们在佛门里面常会感慨,或者听闻到...

平时就要训练,信愿才能坚如金刚

何为重心。我辈修习净业,信贵于深,愿贵于切。以信深...

三法印之诸法无我

我们凡夫的心有两种攀缘,第一个,攀缘外境。第二个,...

为什么现在众生的怪病越来越多

确实有很多人吃常素是很困难的,他已经吃惯肉,很多人...

如何修得三十二相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原文 尔时世尊复告勇猛甚深比丘言...

弘一大师自述出家的因缘

在清朝光绪年间天津河东有一个地藏庵,庵前有一户人家...

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圣严法师《话头是什么?》

话头禅的修行,是以一句话头来达成下列目的:第一、话...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

唯独拜忏不会着魔

在梦中菩萨现大神力,有时候现相,梦中有时还容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