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成刚法师  2021/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切事物上起惑造业,循业受报,所以被众苦所逼迫,苦不堪言。要想出“苦”,那么我们得悟明实相,通达般若,然后呢,正念观察,我们就不去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

“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我们就不能平息“心”上的分争。没有斗乱,没有危害,没有分争,也就没有生死,没有众苦的逼迫,成就如来的智慧德相。是在“心”上出离。“心”还贪著、浊恶染污呢,总想得安乐,那就不可能了,这就是说要很好的依法修行。

因为众生都是在迷,众生在妄,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心”说一样话,做一样事,所以“世间相”常住,不能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平衡。但是我们有了佛法,我们可以用佛法去调适我们的心,平衡我们的心,我们的心里就没有这些差别相,这样就能解脱这“一切苦”的逼迫。这是一个出苦得乐的道路,应当这样认识,从自己“心”上找差距。

说“事不随心,还有秉性没有化。”不随自己的心意,为什么不随心呢?还是自己的妄想习气在障碍。“秉性”就是我们贪、瞋、痴的习性,这种恶习在里障碍,所以不随心。不是“事”不随心,要从自己“心”上找,这是广阔天地,如果在事相上论,论到未来际,也还是纠缠不清的。

事不随心,不能向外怨,是自己的贪、瞋、痴性在作祟,在障碍,所以不随心。这句话好象不是咱们佛门的话,但是说的在理,说的实在,契合佛说的因果律。

“还有秉性没化”,就是我们这种贪、瞋、痴的恶劣习性在顽固作祟,所以不随心。如果我们的秉性化了,没有随不随心,是好是坏都随心,没有什么随心的事,不随心的事,本来平常,这个是“金刚不坏”。

一会这个事情不随心了,把它克服了,那个事情又接踵而至,没有头绪,我们怎么把它理顺哪?一直到离开世间也理顺不了。所以在“心”上得平静。

那么我们想出离一切苦,首先得知道苦在何处,苦之所在是指什么说的,我们认识了什么是苦,然后才能依据佛法,出离一切众苦的逼迫,得大自在。

就我们这一期生死来说,从生到死,就是三界六道的全体,是个生死苦果,举体皆苦,无所不苦,在这个生死苦果上,我们找不到哪一种事物是不苦的。既然苦了,我们就不能再去贪著它,妄想执著它,就要知苦即离。我们修学佛法,修学般若离相甚深法门,是彻底出苦得乐的道路,真实不虚的方便办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我们讲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那么少欲无为才能身心自...

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全真在妄,所有真实功德就在妄想当中

蕅益大师这个地方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念?就是说我们...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什么是缘修与真修

(三)十界差别: 图片 释义 这个观念我们再把它强调一...

观心的下手功夫

古人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可见心量广大,心能...

要真为生死,而发菩提心念佛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做人做事,败于10忌,成于10悟

做人做事,败于10忌: 1、自私、自负、自满是故步自封...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推荐】在忆佛念佛中破除障碍、增长福报

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你必须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弥陀...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佛教词典】禅宗

(流派)以禅那为示,故名。禅那或译思惟修,或译静虑...

【佛教词典】他心亦自识境

【他心亦自识境】 p0488 成唯识论七卷十五页云:外色实...

一边念佛一边追剧,这样是没用的

念佛就要时时刻刻心中要有佛,用这个声音先摄住我们的...

该如何建立新的亲子关系和观念

问: 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可否用佛教的义理和智...

如何布施给乞丐才能更完满

问: 说到财布施,我们到路边给乞丐布施,朋友说到那...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

净慧长老:做命运的主人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未悟者,妄以假悟,自误误人

参禅人,守住无慧,不忍受苦无福,无福不能成佛,无慧...

看看你学佛之后是否走对路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

成佛的七种功德

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

原谅别人也是一种慈悲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当中不能相互沟通?实际每件事情的发...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