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德的无常语录

2013/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德的无常语录

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能认识到无常是智慧的表现。而认识无常的意义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的现实真相。

至于世间的人总是将无常当作幸福生活的重要障碍,当作破坏幸福生活的无形杀手,那是你的错误观念造成的。相反如果我们能看透无常的本质,无论是破产还是亲人的死亡都不会使我们悲痛欲绝。一个人能够看破无常,就不会因世间的无常变化带来痛苦。

——济群法师

人生百年终有一死,对于生死,庄子说真正的君子,对生死的态度,从来是不刻意的,不追问白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忧自己往哪里去.因为生和死只不过是一个形态的变化。这样的态度,说起来潇洒,但是贯穿到每一个凡人的生命中,却是一件不客易的事。

每一个人这一生忙忙碌碌、紧豢张张,在这匆忙过程中,其实对于越来越短的时光,都心存畏惧。珍惜每一天,过好每一天,这就是善待自己的生命!万物不会因你的失意明天不再滋生,日子还得过下去,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生命的今天和明天!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而来,但我们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什么也留不住,我们的脑中走过无数的念头,一个念头生出许许多多的念头,但所有的念头都只会增加内心的骚动与不平。

——顶果钦哲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活的状态都心存不满,工资、职位低了,权势、地位弱了,房子小了,甚至嫌自己长的不帅、不漂壳、个字矮等等,所有这些都在死的面前变得无足轻重。尤其是聪明的人,会惊心于生之变异的无常,惊异于死亡之残酷无情,并由人及已,悟出些许豁达与淡然来,觉得一些困扰着自己的纷争变得无足轻重了,心里面又开了几扇窗,亮堂了许多。

凡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满现状。人生不涉险峻、不历风波,不知坦途之福。不受冻饿、不曾饥寒,不知平安之福。不染疾病、不处痛苦,不知健康之福。不逢苦极、不经流离,不知太平之福。故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济颠禅师

世人于衣食供身之物,悉知预备,不致临时失措。而关于身心性命之事,不但不知预修,且以人之预修者为痴。而以己之肆志纵情,姿行淫杀,为有福,为有智。不知世间盲聋暗哑残废无依之人,与牛马猪羊,或为人服役,或充人口腹者,皆此种自以为有福有智之人,所得其福智之真实好报耳。

——印光大师

因为死之必然性,生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更值得人珍惜。也因为生死之间的必然性与残酷,因此,生并不是唯一的要求:蝇营狗苟、庸庸碌碌只能是虚度年华。唯有.活得灿烂,才能赋予生的意义,才能使死不再轻薄。因其不可抗拒,因其一视同仁、概莫能外,所以对于死,我们也无需惧怕,在生死之中尽情领略和创造,体悟和感觉;在死之前,坦然地面对.从容地走近,没有遗憾。

贪、嗔、痴等烦恼本质是虚妄的,是空的。我不理会他,专注在这一句佛号上,那么如何能专注在这句佛号上呢?首先要生死心切,把死字放在自己的额头上,我马上就要死了,这时候你专注不专注?我须臾间就撒手人寰了,这个时候你还有什么放不下,但念无常,才能恳诚念佛求往生呀。

——大安法师

六道中轮转,无量的生死,现在要在这一生中,把他扭转,不再轮回了,这是我们不能不解决的一件大事。真正是自己本身的一件大事,别的都是儿戏,都是肥皂泡,如梦幻泡影。再好再好也是肥皂泡,非常好看,但它必定马上就要破。我就快八十了,转眼就要破了,一切苦空无常。所以要真勤真专呀!专一呀!……

——黄念祖老居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于出入息中,精勤思维死想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佛告诫...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我们怎样为死亡做准备

龙舒居士在这里用起兴的手法,最后落实在我们平时没有...

「四劫」指的是什么

我国传统文化中,提到劫,总伴随着万劫不复、在劫难逃...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佛教救度生命的三种模式

佛教自应世以来,对消除人类现世中的种种烦恼与痛苦,...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心能与佛合,则娑婆转为极乐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业...

不言人私,不揭人短

人活一生,是以尊严立于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做了不少善事,为何资粮力还是很有限

我们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实我们也做了不少善事了,我们...

【佛教词典】命命鸟

梵语 jīvaj-jīvaka。音译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时婆...

【佛教词典】众主谏众中过

亦名:谏众中过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若见众中有过,...

这个世间不值得你这样执著

我们一个人不悟到佛法,临命终那一种执实在是没有办法...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唐代高僧承远大师

各位,大家吉祥。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是我其实想...

净业若成 禅宗自得

净土宗的祖师里面,在开悟之后的一个特点置彼而取此。...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极乐国虚空舍宅之因

【原文】 无量清净佛国诸菩萨、阿罗汉所居七宝舍宅,中...

我祈请佛力加持,可为何总碰到不如意事

问: 我每天都念佛回向给我妻子,祈请佛力加持工作顺利...

如何判断自己是善业强,还是罪业强

怎么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善业比较强,还是罪业比较强?...

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问: 请问法师,如何理解念佛、念法、念僧? 大安法师...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