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继程法师  2013/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

放得下对外境的执着、攀附、依托,放得下一种嗜好、习惯,放得下身段、名闻、利养,都会因此放得下而发觉空间更大,压力更轻。

放得下是很幸福的放得下是很幸福的

若再能将内心的烦恼也放下,心便自由多了。

当我们自以为幸福,而此幸福是建立在物资的富裕、身体的健壮,或心理的快乐时,其实这只是相对的,且往往建立在外在条件,或攀缘、取得之上的。

若执着于这种幸福,此幸福便只是在无常变化之中,缺少稳实的基础。

然而很多时候,皆是我人所执取的幸福,更因此执取而更执取于此。而这种幸福感必须依赖不断追求,才能获得。

而在世间无常无我秩序的运作中,这种因取得而有的幸福只能使既得者增加更多的追求与执取。

当一切生必归于灭时,这种不断增加的幸福也必会在生灭法则中归于灭。

愈大的幸福感在失去时便失去更多,而内心也更为痛苦。

若明乎于此,将此追求及获取心态,调整过来,将一切追求与执取放下,不去执着虚幻的幸福感。

往往在放得下时,才会恍然发觉,原来真正的幸福就是在放下时,因为放下便不再追求,不再执取,便不再因此而产生限制与压力等作用。

原来放得下才是幸福。

因为放得下才得自在,自在是最大的幸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晴日集

【存养篇】 一、得意淡然 不扬己盛 当我们面对得意的...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推荐】佛为什么把亲人之爱叫饿鬼爱

问: 佛陀为什么把亲人之间的爱,叫饿鬼爱,有没有说...

放不下,妄想就多,苦了自己

在这里一个关键点,你是不是有入道,很简单,你有没有...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的吗

寅一、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

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能一时住境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

彭鑫博士:认为SY无害于健康的误区

传统西医认为:精液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核酸、葡萄糖...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佛教词典】现行成就

【现行成就】 p0952 如得有三种中说。 二解 集论三卷十...

【佛教词典】入法礼

梵语 upanayana。印度四种姓中,再生族(婆罗门、刹帝...

分毫不差因果账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个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担水、扫地...

在佛法里面能够修行,要有两个条件

世间上有地狱、饿鬼、畜生、人、天,加阿修罗就是六道...

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该如何抉择

问: 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

改短命为长寿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 2、从今以后,决心永远...

我能为社会做点什么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带业往生的最低标准

我们中国人经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实这个是有道理的...

宽容的最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