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泥泞路上的脚印

2013/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泥泞路上的脚印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即便是如此,当你回头细看这条人生之路时,却并不一定能找寻到自己的脚印。是啊,想在人生之路上留下自己清晰的脚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纵观我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只有走在别人没有走过的地方,甚至是在泥泞之中行走时,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成功,亦如此!

佛教典籍里有这样一则记载:相传唐朝的高僧鉴真和尚刚一剃度皈依佛门时,寺里的住持就给他分配了一个其他寺僧不愿意做的苦差事——当一个行脚僧,负责每天去化缘。

刚开始的时候,鉴真还算勤快,也没有什么抱怨。可是,时间一长了,他就开始厌烦了,觉得住持是在有意刁难他。有一天,日已三竿,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发现了就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并问他:“你今天怎么不外出化缘了呢?”

鉴真打了一个哈欠,指着旁边的那一大堆芒鞋说:“师父,别人一年连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刚皈依佛门才一载,就穿烂了这么多芒鞋,我是不是该为寺里节省一些鞋子呢?”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他微笑着说:“昨晚上下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前夜下了一场大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一边走一边对鉴真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呢?”

鉴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当然希望能够光大佛法,做一代名僧了!”

住持又笑着说:“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是的,这是回寺里的必经之路啊!”住持又问:“是昨天的路好走,还是今天的路好走呢?”

鉴真回答道:“当然是昨天的路好走了,那时这条路很平坦,今天这上面都是泥泞,走得费力啊!”

住持又说:“你还能找到你昨天回来时的脚印吗?”

鉴真愣了一下说:“昨天是大晴天,根本就没有留下脚印,徒儿去哪里找呀?”

住持接着说:“你能找到你刚才留下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能了,它们都印在了泥泞里。”

住持听完,捻须一笑说:“这就对了,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不经历风雨,也没有勇气迎接困难,碌碌无为的人,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坦又硬的大路上一样,脚步走过,什么也不会留下,哪里会有脚印可寻呢?而那些栉风沐雨,在苦难和磨砺之中激流勇进的人,就像行走在泥泞里的一双脚,他们虽已走过,但每一脚都留下了行走的印迹,也印证了他们行走的价值。”

鉴真听完师父的一番话,幡然醒悟,惭愧地低下头。之后,鉴真精进修行,最终成为一代高僧,为佛法的弘扬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诚然,这个故事里面蕴藏着的哲理很简单,不言自明,然而真正能够践行的又有几人呢?

我曾经抱怨过自己的命运:幼年时饱受疾病的折磨,三岁多才学会走路;刚刚上小学时,父母就不在身边,只能和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初三的时候,不慎将右手腕摔骨折,只能复读;高考的时候,一向优秀的英语学科竟然拖了后腿,使得我与重点大学无缘,只上了一所省内的普通的本科;大学毕业后,我留校的申请被驳回,后来从事了与专业毫无关联的职业;工作了几年,一直未得到提升,就连薪资也不见涨……

在看完鉴真“雨中行”的故事后,我才忽然发觉以前的逆境人生,却是我生命中精彩亮色的一个个美好片段。因为自幼多病,我学会了坚强和勇敢;因为复读,我更加勤奋努力;因为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我在大学期间不断学习各类知识,使得自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因为在单位里兢兢业业、安分守己,我获得了同事的信任,也收获了丰富的友情……在饱尝了坎坷与辛酸之后,我加深了对社会、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也提高了对理性思考的进一步完善,明白了宽容与善良的重要功用。正是因为这些丰富多舛的人生经历,使得我在文学创作上一路高歌,收获了累累硕果。在我的文学作品集《风雨花》面世时,一位知名的作家评论说:“因为你的不凡经历,创造出了你的不凡作品,因为你的不凡作品,塑造出了你的不凡个性。”

一撇一捺,就轻松地写出“人”字,“做人难,难于上青天”,人,来到世间一遭,总得留下几个脚印。人人都梦想成为“救世主”、宗师、大德,都希望当大人物,干一番大事业,这自然能给人世间留下脚印。然而,那些毕竟是少数精英的人生。而作为一个平凡人、一个普通人呢?能够经历一段坎坷的人生之旅,经受几许世间的苦难,或许就能给人生积累一些财富,留下脚印。莎士比亚曾说:“逆运也有它的好处,就像丑陋而有毒的蟾蜍,它的头上却顶着一颗珍贵的宝石。”没有风浪,不是大海,没有坎坷,不是人生。只有坎坷曲折的人生,只有遍布泥泞的路途,才能留下或深或浅的脚印。

一片坦途,一番安逸,只能是生命中最平庸的历程。生命的意义不是在蹉跎嗟叹、碌碌无为中走完一生,而是走过风雨,迈过荆棘,寻找人生价值的过程。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上不会平白无故地掉馅儿饼,世上也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如果你想在秋天里收获丰富的硕果,那么,现在就去耕耘、播种吧!总会有那一天,你能一边嗅着满园的芬芳,一边欣赏着背后那条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印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富贵人生的八个特征

人人皆求富贵,什么才是真正的富贵?网络上有句流传甚...

顺逆皆方便,存乎一心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你现在桌面上有一个苹果。这...

七不出八不归,你误解了多少年

年关已过,启程出门工作的人多了起来,与此同时,有一...

我们看人生,要把今生当一个过客

我们讲到一种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没有错误,生命的本...

人们为什么会惧怕死亡

人都害怕生病,害怕死亡,因此长生不老是很多人的愿望...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说道: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

无钱的为衣食忙,有钱的贪婪色欲不得出离

有种人一生在世,昼夜奔忙,痴想丰衣足食,贪图歌台舞...

懂得因祸得福

一粒沙子嵌入了蚌的体内,蚌无法将其排除体外,就分泌...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夏日排湿祛毒的十六种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今天为各位爱美的朋友...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别人给得起,但你的福报不一定能用得起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

【佛教词典】俱舍

梵语 ko?a。又作句舍。译作藏、茧、鞘。即包含、摄持之...

【佛教词典】沙石集

凡十卷,或十二卷。日僧无住一圆着。书题沙石,乃取聚...

转变知见离开痛苦

(一)正知见 佛法指出了苦的事实,目的是要我们远离诸...

持诵观音两度复明,感念佛恩遁入空门

本文是万如法师出家前的亲身经历,选自福建莆田广化寺...

【推荐】【佛学漫画】佛陀早把「量子」整明白了

在量子力学领域,竟然印证了穿墙术的存在,还给起了个...

超越血癌的博士

我有一位同学,现在是美国大学的教授,也是一位国际上...

没有了肉体,下地狱为何还会痛苦

问: 人死了,肉体没有了,下地狱怎么还会有痛苦呢?...

净土法门的特点从法藏菩萨的时候就开始了

《无量寿经》里法藏菩萨忽然提出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印光大师开示纵欲的危害

复孙艺民居士书 世间聪明子弟,于情窦开时,其父母兄师...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个很奇妙的格式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 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