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憨山大师  2019/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捷径。原夫此事本来无密不密,但在当人一念上做。即看话头一著,亦是不得已而用之。但要一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尽是妄想用事。纵有道理玄妙之知见,尽是识神影子,皆心意识边事,总之不曾了知离心意识一著。故凡举心动念,都落妄想窠臼耳。

所以佛云:“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此即马鸣所言:“一切众生从本以来,未曾离念。”是知众生日用种种妄想,究竟只是一妄念耳。然此一念,即是最初起迷之源,从无始至今。但只是此一念,更无第二。即心意识,总属一念上起。

惟今做工夫,能将此一念看破,则一切妄想情虑,当下冰清矣。此所谓离念相者,等虚空界。然因众生,只见得心中妄念,纷纷纭纭,如此之多,其实不知只是一念。今无奈离念纷纭,故古人教人,提一话头做工夫,究之即话头亦是妄念。以但将此一念话头,堵截杂念,归之于一。

若穷究此一念深深觑之,觑来觑去,原无起处,本自无生。若一旦了悟一念无生,则永劫情根,当下顿脱。此名为悟,非是别有玄妙可悟也。

惟今老居士,做工夫提话头著力处,只看此一念著力,深深追究,忽然看见此一念本无生处。若了得一念无生,则从此一切念念皆无生矣,此六祖所谓无住生心也。若求玄妙,便是有住矣。

如此直捷处,最为有力,不在多求知见,此中一字用不著。只是先要将胸中一切妄想知见,一齐放下。放得心中空空地,洒洒落落一丝不留,看他一念起处,便著力追究,如此是为单刀直入,更不容思前算后,种种计较。才有思算,远之远矣。老居士有志此事,试如此下手何如。

《憨山老人梦游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邪念一动,就是罪业

对于邪淫的意乐(意乐,包含想、动机和烦恼三方面意思...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

如果一个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恒的快乐,就必须训练...

沦为屠夫的修罗陀比丘

有位修罗陀比丘,初出家抱着坚定心志,日中一食、树下...

如何觅得真心

问: 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 宏海法师答: 我们常说...

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

想要了生死,必须真修实证。倘若只有悟而没有证,纵然...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弘一大师法语择要

目中有人助缘多,心中有德福报多, 耳中清静和谐多,心...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

【佛教词典】阿差末

(菩萨)Ak?ayamati,无尽意菩萨之梵名。见慧琳音义十...

【佛教词典】新华严经论

凡四十卷。唐代李通玄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六册。本书...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

应该该如何看待「情」

问: 中国人常常会用血浓于水来表示亲情的重要性,亲...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

布袋和尚是五代的一位高僧。法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明...

工作时需要说谎该怎么办

问: 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都非常好,但工作时需要大...

【推荐】慧律法雨—找回内心的平静

《代序》找回内心的宁静 以前我看到别人做错事,就苦...

人死形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

住寂静处深思出离得无漏智慧

修习止观,在住处条件讲,须住在较寂静的地方。最初修...

佛教中的九种食

佛教认为食有长养、资益之义、包括物质与精神两方面。...

了解17种素食「真相」

我们都知道经常吃素可以少疾病多健康,吃素也是有讲究...

顺境逆境都不能忘记求生西方

谛法师专修净业,予料其必得大利益。以彼撑持道场种种...

道歉的五种语言

表达歉意时说对不起! 道歉的第一种语言是最直接地表...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