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净界法师  2016/10/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断恶,你看这个擐甲,这个甲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那种铁片,一片一片的铁片把它编制成的衣服,就是你要无所畏惧,凡是断恶的,都要很坚决,不能断要它断,要这种态度。所以断恶这一块,就没有商量余地了。所有菩萨戒里面,只要是牵涉到菩萨内心烦恼的挣扎,佛陀都是下重药,告诉你,你别无选择!你一定要这样做!这是第一种态度,对于断恶那是非常的坚决。

第二个,修善。修善法这个要选择性了。我们不可能修学所有的善法,所以这个你要善知取舍。

第三个,度众生选择更多了。你在修行当中,你现在的心情不对劲,暂时可以不度众生。

所以,在修习精进的时候,断恶是要坚持的,修善跟度众生是可以看因缘办事,这个是三种不同的心态。

透过断恶、修善、度众生这三种精进,增长善法的功德,保持我们善根的功德不退,来度脱让我们时间空过的懈怠的心。这个精进就是让我们的心永远保持在一种最佳的状态,对法门的好乐那种坚持。它的方法主要就是要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我们讲一个例子来做说明。佛陀在经论里面讲出一个譬喻,讲到一个国王跟大臣的故事。他说,有一个国王,这国王处事非常的严格。后来他那个大臣在处理事情的时候犯了严重的错误,国王非常生气,要把他处以死刑。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大臣就请命说:“国王,你不要把他处死,他好歹也有功劳,你是不是给他一个机会呢?”那国王想一想觉得也有道理,就说:“好吧,给他一个机会。”

国王就出了一个题目说:“我有一只羊你把它领回去养,三个月以后,我要看到这只羊它的肉是精壮的,但是没有肥脂,它没有肥肉只有瘦肉,而且是强壮的。一只强壮的羊只有瘦肉没有肥肉。如果你做到了,我就赦免你的死罪;你做不到,那就把你处死。”

这个大臣心里想:这可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如果用美好的饮食来喂它,一定会有肥肉;我如果给它吃得少,它就连瘦肉都没有。那怎么办呢?怎么保持精壮的肉而没有肥脂呢?他就忧愁苦恼了。

这个大臣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儿,她就说:“父亲,你最近怎么闷闷不乐呢?”他父亲就把这件事如实地告诉女儿。这女儿说:“我有方法。我们把这只羊用绳子绑起来,绑在一棵树上,每天给它丰盛的饮食吃。在这只羊前面,绑一只狼,每天让这只羊看到。”那只狼看到羊的时候,就准备扑过去。这只羊它是每一天吃美好的食物,但前面总有一只狼盯着牠看,果然是养成了精壮的肉而没有肥脂。

佛陀讲这个故事在比喻什么呢?修行跟养羊是一个道理。你一方面要有一种功德的想象,来激发自己美好的愿景,但是你也要有点危机意识,偶尔也要带一点恐怖的境界来吓吓你自己,说你今生不往生,来生你就完了,你要到地狱去受刀山油锅的痛苦,到饿鬼道受饥饿口渴的痛苦,到畜生道整天被人家打杀的痛苦。我们不能够完全给自己吃糖果,老是用美好的东西来激发自己。

所以,在修行当中,所谓的善调身心就是威爱兼抱。我们的心沉闷的时候,多鼓励一下自己;我们的心躁动的时候、攀缘的时候,你就要打压一下自己。就像养这个羊的道理一样,你一方面给它美好的饮食,一方面用狼来恐怖它,让我们的心永远保持在一种中道的状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做个大丈夫》

在现在的社会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专利了。现在有...

梦参老和尚讲《修行》

第一讲 学三皈依 诸位道友!时间过得很快,我离开这里...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学佛过程中的最怕

学佛、修行就是将不正确的一切行为修正过来,把不正确...

遇到美色要念这三个口诀

一般我们爱一个人,我们不敢看,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不...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这几天我没有进堂讲话,请各位原谅,我不是躲懒偷安,...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么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觉悟心和愿力心。菩提心,...

圣严法师《以布施对治贪念》

贪念会带给我们许多的烦恼,该如何帮自己除贪、解毒呢...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先修善良,再修空法

现在我有一个习惯,每次有人来要皈依三宝,特别是那些...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演莲法师《在家菩萨戒浅说》不偷盗戒

优婆塞戒,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

【佛教词典】王老师

(人名)池州南泉之普愿禅师,姓王氏,承马祖之法弘道...

【佛教词典】二十二种发愤

【二十二种发愤】 p0036   瑜伽二卷十七页云:云何二...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修十大愿王为何能往生极乐世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

木耳的补血效果比猪肝高5倍

黑木耳是最优质天然补血品 一提起补铁补血,人们往往...

最好不要对孩子说的十句话

1.你为什么就不能够象。。。。。。 孩子被对比,很可能...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别把食物营养模式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对食品中的营养开始有了一种...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食存五观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 一、计功多少,量...

法会中为何有红黄两种牌位

佛教法会中经常会见红色、黄色两种牌位,它们是做什么...

有时候求佛菩萨为什么不灵

我们有时候向佛菩萨祈祷,有时候灵验有时候不灵验,菩...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上的密咒

现在在家居士,你别看他愚夫、愚妇、老太太,他们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