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尘埃里开出鲜花

2013/12/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低到尘埃里,并且在那里开出花来”。这是张爱玲说的话,很受一些年轻人喜欢,也算是名言了吧。的确,这句话写得很美,很动情。然而,这世上,有多少人愿意“低到尘埃里”,更勿谈“在那里开出花来”?

对于大多数的平民百姓,他们平凡,不富有,只能低在这“尘埃里”。而他们也一直在努力,挣脱出“这尘埃”,能高一点,再高一点。

而那些生活在高处的人,特别是那些身在名利场上的人,有几个肯放低自己,能够“低到尘埃里”?

前不久,单位开展一项活动,在接待某位商人时,安排其与人合住一标准间,而他坚持要住单间,因为不能满足,竟然拂袖而去;某次就餐,有某位官员,因未安排主桌,当场大发雷霆……这样的事情,我经历过太多。

吃要讲究名菜,穿要讲究名牌,做事讲究排场,处处都要面子,住的宾馆要在几个星以上……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不是吗?

你说,这生活中,哪能事事都能如自己所愿?哪里处处都会受人追捧?如不如意,如受冷落,心里则不愉快,甚至大发牌气。这样的人,这样的生活,过得累且烦。

老扛着那个又大又臭的架子,老戴着那个又假、又不透气的面子,老抱着那些让人行动不便的浮名和虚荣,岂不过得累且烦?放下来多轻松快乐。

真的,如果能“低到尘埃里”,多好!吃不讲究,饱了就行;穿不讲究,舒适就行;住也不需要几级宾馆,干净卫生也就行;而到某地出差,也未必就要专车,搭个车去也不麻烦多少。这样一来,省了多少钱,自己多自在。

当然,也有一些人,却是那么心甘情愿“低到尘埃里”!

这让我想到了佛陀。佛陀是什么人?他是王子啊,将来的皇上。如果一定把社会分出个高低,他可是真正的高高在上者。可是他却不愿高高在上,而且不是“低”,而是一头“扎”进“尘埃里”。他“树下宿”,“冢间坐”,穿的是“粪扫衣”,吃的靠乞讨……

这让我想起了弘一法师。他,曾经的富家子弟,锦衣玉食,一掷千金。可他毅然决定出家,而严守戒律,过着别人难以想象的清苦生活。无论谁来看他,他自称“小僧”,亲自倒茶水,留素饭……

在这“尘埃里”,还有谁比他们处在更低的位置?

对于佛子们来说,这“尘埃里”的最低处,是更苦,甚至更脏,是更卑微,甚至下贱,但更少物质的诱惑,更少名利的牵绊,反而更利于修行。我想,除了利于修行,也利于与众生打成一片,而能更好地弘法利生,“不为自己求安乐,但为众生得离苦”。

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以一双佛眼,看透了人在高处的那种种物事,都不过是流转不断的“空相”而已,如果执着于那些东西,特别是那些功名利禄,被它们诱惑,被它们束缚,人就永远得不到解脱,得不到真正的快乐和自在。

真的,在他们的佛眼里,这“尘埃里”,没有什么不好,破衣好,咸菜好……他们不敢随便放逸自己,说话做事都小心谨慎,唯恐造下恶业……他们把这叫作惜福,他们把这叫作持戒。

这些“低到尘埃里”的人,让人出自内心生出敬仰。看上去他们是灰头土脸,但尘埃不掩的,是一颗明珠般的佛心。他们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朵,散发出多么沁人的芳香。

真正的修行人在尘埃里,真正的快乐和自在在修行人的心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娑婆世界的安乐夹杂着毒药

娑婆安乐的果报,在经典上讲一个譬喻:譬如美食,夹杂...

偷安一世,累劫难出

用修行和懈怠的苦乐来比较,来警策我们要精进办道。修...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圣严法师《追求快乐是起点,不是目的》

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据《中阿含 箭喻经》第十所载: 一时,佛游舍卫国,在...

苦乐都随缘

生活在世间,苦多乐少,我们常常要面对痛苦,生命中的...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地藏菩萨之圣德及其法门

每年农历七月间,中国佛教界,盛行超度救济的法会。一...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

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问: 请问,哪种类型的人婚姻痛苦较多? 了幻法师答:...

【佛教词典】士用果

【士用果】 又作士夫果、功用果。是等流、异熟、离系、...

【佛教词典】韦提得悟

(故事)韦提希闻观经之说法而开悟无生法忍也。观无量...

圣严法师:佛化婚姻与佛化家庭

谈如何建立美满婚姻 佛教是不赞成结婚的吗?当然不是...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信愿持名,心不颠倒

在《法华经》当中,佛陀告诉我们,所谓的开权显实,会...

东林高贤记——佛驮跋陀罗尊者

佛驮跋陀罗尊者,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人,其塔现存庐山东...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原文】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

三种修行中特别殊胜广大而不可思议力量

在我们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有三种力量是特别殊胜广大...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修行人要能耐得住寂寞

有口若哑,有耳若聋。绝群离俗,其道乃崇。《西方确指...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