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地藏经与念佛

道心法师  2014/0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你对佛法的虔诚及修学的精进。我作为一个出家人都感到很汗颜,自叹很多方面做的还不如你。我们在云门寺面谈的时候,你也说到你和你的同修们拜八十八佛,并且每一拜都磕大头,说有的师兄都磕几十万个大头,《地藏经》也诵了几十万卷,你说这样可以消业障。从你的言谈举止中看得出学佛令你身心安乐,随喜你们的功德。但是你没有提到过消业障的目的是什么?这就引发出现在人普遍对学佛知见都很模糊的问题。我们学佛到底为了什么?难道仅是为了消业障?消业障又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得到点人天福报?

学佛之人首先就是要建立起正知正见。建立正确知见的依据是圣言量和祖师的注疏。这个时代的众生大都障深慧浅,很难把握住经典的义理,那么祖师注疏最有权威了,可以等同佛经看。祖师都是过来人,是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来度化我们的。特别是《印光法师文钞》,因为印祖所应化的时代离我们不远,他的思想非常对应现在众生的根机。

净土宗历代祖师都告诫我们佛第子:要真为生死,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快速圆成佛果,广度众生。净土法门是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仰佛悲愿,感应道交,带业往生的特别法门。

深信

善导大师开示为:一、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切愿

即是至诚肯切发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三界如火宅、如牢狱,我们不能有一丝的贪恋。极乐世界清净壮严、妙好光明,是我们本有的故乡,应生起游子思归之心。

持佛名号

念佛一法,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法,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因为此法是仰仗佛力,故其利益殊胜,超越常途教道。古人形容:余门学道,似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如风帆扬于顺水。

居士学佛必须依止正信僧,僧即僧伽的意思,即僧团,不是依止某个僧人,那会形成个人崇拜主义。佛、法、僧三宝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佛法的住世和传承必须靠僧宝。由于现在的僧人鱼龙混杂,很多居士只皈依佛、皈依法,称为二宝弟子,这样学佛很危险的。其实这个时代还是有很多知见正确、持戒清净、精进修行的僧团。

净业行人必须以念佛为“正行”,以持咒、诵经、礼拜及作种种功德为“助行”。《地藏经》中也有多处开显念佛之殊胜的地方。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提到地藏王菩萨因地为婆罗门女时,因失母悲切,于先佛塔寺,大兴供养,至诚瞻礼,感得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示。因婆罗门女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经一日一夜故,得以飞身到大铁围山地狱之内,知母生天,又亲眼目睹地狱众生之苦,引发他的同体大悲心,从而立宏誓愿,要广度罪苦众生。

《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中提到地藏王菩萨因地为光目女时,有一罗汉劝光目女若要救母,须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以念佛故,得以梦中见佛。

第八品有一段“世尊,一切众生临命终时,若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或大乘经典一句一偈,我观如是辈人,除五无间杀害之罪,小小恶业合堕恶趣者,寻即解脱”。

《称佛名号品第九》中列举了从无边身如来、宝性如来以及满月佛、月面佛等十九尊佛名,乃至不可说佛,众生但念得一佛名号,功德无量。“若有临命终人,家中眷属,乃至一人,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第十三品后一部分提到,众生在临堕恶趣,快要入地狱门时,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地藏王菩萨都以神力方便救拔。

从以上这些地方都向我们透显了念佛的不可思议。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我们念阿弥陀佛就具足念一切诸佛的功德。这个在《阿弥陀经》里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为我们证明。

无始以来我们所作的恶业,无量无边。《华严经》谓:“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你看靠我们的修持怎么能消得尽?所以释迦、弥陀两土教主,痛念众生无力断惑,特开一仗佛力带业往生的法门。我们只有发惭愧心、忏悔心,老实念佛,便可蒙佛加被、业消身安、不负佛的宏慈大悲之心。

当然诵《地藏经》、礼拜八十八佛可以消除很多业障,但是《观经》云:至心称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所以说念佛才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

我们不论是念佛、诵经、拜忏等等所作功德都要回向法界众生同生西方净土,这就是回自向他。佛教中常比喻一个人点亮了一盏灯,再用这盏灯去点亮别的灯,这样灯灯相续,点亮了无数的灯而最初这盏灯的光明丝毫无损。这就是自利利他、回小向大,把我们的心量完全打开。在我们有生之年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一切所作功德,回向四生九有同归净土法门,八难三途共入弥陀愿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一发心诵经口就臭,是诵还是不诵

问: 弟子一发心诵《华严经》口就臭,不诵的时候,口就...

东林佛号的特色

东林佛号的特点是比较缓慢,并且注重两个要点,就是一...

今暂做娑婆客,不久莲池会上人

整个大乘佛法的止观修学,有二个重点:第一个云何应住...

极乐世界的人恶种子会起现行吗

问: 净土经典讲到,西方极乐世界无有恶趣之实,乃至...

矿工方便比喻引渡工程师

李圆净居士编写《印光大师嘉言录》。他就在一篇文稿里...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问: 如何应对念佛时的妄想杂念? 大安法师答: 当你...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感恩所有成就你的人

我们要心存感恩,这个特别重要!今天的人爱怨天尤人,...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忏悔的力量

《佛遗教经》中说: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

【佛教词典】如来不为世间八法所染

【如来不为世间八法所染】 p0583   大毗婆沙论一百七...

【佛教词典】慧沼(650—714)

慧沼一作惠沼(或惠照),俗姓刘名玄,祖籍彭城,后迁淄...

身体五脏患病的相貌

二者五脏生患之相:从心生患者,身体寒热,及头痛口燥...

净土宗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徐母杨太夫人生西记

原文: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固无论天人修罗...

剃发出家应具备哪些条件

佛法大海,渐次而入。从皈依三宝,到发心出家,经过剃...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

问: 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如何理解...

净土法门特点是不经过中阴身的,往生在即时

那么在信愿执持名号当中,有散心念,有定心念。我们就...

唯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一个修行人有八种思考模式,我们首先先了解的,我们要...

成佛的三个步骤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证严法师说故事《五浊恶世度有情》

佛陀的苦行因缘 每个人与生具来皆有那分能分辨是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