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2014/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

智者大师在《十疑论》中说:修行净土念佛法门的人,欲决定生西方者,应当建立二种行门,决定得生彼国。一、厌离行。二、欣求行。

厌离行者,常观此身不净臭秽,唯苦无乐,深生厌离。自身既然如此,别人亦是同样,于男女及五欲境界,深生厌离,这就是厌离行。欣求行者,第一先要明白求往生的本意,我之所以要求往生者,目的是为了将来回入娑婆度苦难众生。

常常这样思忖:我今无力救度众生,为此求生净土,亲近弥陀慈尊,等到证无生法忍的果位(即别教初地,圆教初住之位,能分身百界作佛,化度众生),方才有资格回入娑婆救苦难众生。这就是发菩提心。

《往生论》上说:“发菩提心,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则是摄受众生生佛国心。”若唯求自度故,求生西方,无菩提心,与阿弥陀佛摄生之愿相违,恐难往生,不可不知。

其次,常想阿弥陀佛法身、报身等金色光明,普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常想彼佛国土七宝庄严,种种妙乐,具如《无量寿经》、《十六观经》、《弥陀经》所说。深生欣求之心。念佛之时,常怀愿生之念。常将念佛诵经及布施、持戒、放生等一切善行,回施一切众生,同生彼国,此为欣求行。具此二种行门,决定得生西方极乐世界。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此厌离行与欣求行,亦与四弘誓愿相应。何以故?因为依苦谛,发众生无边誓愿度。今观自身他身在五浊恶世之苦,为求脱生死苦恼,厌此生彼,若得往生彼国,即度自他众生出生死苦海。

依集谛,发烦恼无尽誓愿断。今观自身他身有无尽烦恼,生居浊世忍土,不易断除,为求断自他众生无尽烦恼,厌此生彼,若得往生彼国,即断无尽之烦恼。

依道谛,发法门无量誓愿学。今观自身他身生居浊世忍土,善知识难遇,自己又乏智慧,无量法门何能遍学,今厌此生彼,若得往生彼国,见佛闻法,何难遍知遍学,所谓“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即法门无量誓愿学。

依灭谛,发佛道无上誓愿成。今观自身他身生居浊世忍土,人命短促,轮回难脱,三大阿僧祇劫始得成就之佛道何时可成。为求成佛道,厌此生彼,若得往生彼国,横出三界,生死即了,圆证三种不退,只此一生,必登补处,成佛不远矣。即佛道无上誓愿成。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深信发愿,即是厌离此土,欣求彼国。所以厌离行与欣求行,即是无上菩提心也。印光大师说:“九界众生舍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即指此具足厌离行与欣求行之念佛法门而言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推荐】法师念佛时很享受,为何弟子却觉得很难受

问: 怎样才算真信切愿?是不是不必身劳形苦的念佛,也...

上辈往生是一定要出家吗

问: 法师慈悲,请开示三辈往生条件,听说上辈往生是...

大安法师: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

我们发的菩提心,就是一颗种子,要播种在我们的心田里...

弥陀经中的「行此难事」是否指持佛名号

问: 如何理解弥陀经上说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

在活物上做活计,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计

我们的屋宅、田园、牛羊、轿车、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如何做临终开导

临终开导很重要,而临终开导,你也不要太生硬地非得就...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住持佛法 律为共学

佛法大要,总为戒定慧三学;法海浩瀚,无出经、律、论...

因为经常吵架就离婚了,女儿也不和我亲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我和前夫是大学同学...

佛经中揭秘九种常见病的病因

中国人好吃,会吃,数千年来,也凝练了很多关于吃的智...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

【佛教词典】五天

(地名)五天竺之略。又五净居天之略。...

【佛教词典】坐禅牌

(物名)报坐禅所悬之牌也。...

人生也要像四季一样活出精彩

人生有生老病死,气候有春夏秋冬。拿四季来比喻人的一...

太虚大师:梦的五种来源

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

愿发得大,感应才大

各位同修,一九八五年我到中国大陆去,在普陀山的观音...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

是什么力量让轮回相续的

业力是第六意识造作,果报是第八识释放。本来是独立的...

适当的休息,能走得更长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修行中出现的不思议境界,为何不能随便向外人说

我们看这里有一段很重要,看蕅益大师的补充说明。蕅益...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