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忍无可忍需再忍

明一法师  2014/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忍无可忍需再忍

现实生活中我们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往往是自己觉得忍无可忍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我们已经开始所谓的脸红耳赤了,也就是我们的理智快要丧失了。这个时候处理问题往往不再有理智,完全是靠我们的冲动的感性来左右我们的行为了,所以这个时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时候。

这个时候也正是看我们有没有功夫的时候,如果功夫到位则不会让自己失去控制。所以这个时候会做错事的人,往往是没有功夫或者是功夫比较差的人。可以这样说,随着你的功夫深度的不同,区别了你的忍耐程度。同样可以这样说,忍耐程度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因为我们一时的忍不住,我们往往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使得我们做的事情前功尽弃,甚至遗憾终生。从我们修行的人来说,这样的时候都不能忍耐下来,死的时候能忍耐下来是不可能的。所以,忍耐力的训练不但是我们处理好眼前事情的能力问题,也是考验我们能否了生脱死的问题。

自己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日记《接受程度分法界》,讲了我们忍耐力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问题。我们的忍耐力越强或者说是功夫越深,我们的生活质量越高。对应的我们所处的法界等级越高。当我们的忍耐力最高的时候,我们就生活在如佛般的天堂里面了。反过来,如果我们的功夫没有,忍耐力极差,达到了当我们一点忍耐力也没有的时候,我们是生活在地狱里面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忍耐力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要想生活得好点,我们必须锻炼我们的忍耐力。忍耐力这个东西说说容易,但是有几个人在境界面前还能保持完好的忍耐力?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锻炼自己的忍耐力,需要我们去修行去做功夫。

我们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无法容忍或者说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有多少我们自己清楚。所以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如何与觉悟背离了。生活中的事情就有这么多无法容忍或者说是无法接受,更何况生死这样大事情。所以,我们一上来就讲什么接受生死这样的大事,实在不知道差到那里去了。

所以,这接受生死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是接受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也没有那么容易。在我们拥有色壳子的情况下,不可能彻底解脱。佛经上说得很清楚,色壳子实际上是我们一个最大的痛苦,因为色身是我们贪来的。这个色身有很大的局限,比如就拿喝茶来说,茶太烫了,没法喝,太凉了,也没法喝。

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尽量多地接受,因为一切都接受了才能解脱。茶太烫了怎么办?慢一点喝呗。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天气的冷暖,饭菜的好坏,利衰苦乐,称讥毁誉,都要去接受。这叫“随顺世缘无挂碍,生死涅槃等空花”。接受得越多,对立和冲突就越来越少。

有人又会说了,哪那么容易接受呢?遇到坏人坏事怎么接受?别人故意跟自己作对,怎么咽得下这口气?其实,这又是我们永不停歇的分别妄想在作怪。因为我们往往是在贪嗔痴的驱使下看待一切人和事,这就很容易陷入我与人、我与社会、我与世界的二元对立,导致生活、工作、家庭等领域的全面冲突,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可以这样说能够接受越多的人,他解脱的越多。可容忍或者是不接受的越多,那么你的生活越痛苦。这从佛教的法界分别来说就是不接受的越多,堕落的程度就越严重,最严重的就堕落到地狱里面去了。能够接受的越多就越解脱,一切都接受了就是弥勒菩萨,就成佛了。

所以无法忍受的时候还要再忍一忍,忍不了就需要去修行,去做功夫。这功夫要一之做到我们能够接受一切,一直做到我们的任何事情都能接受,都能容忍。这样我们才有希望解脱,这样我们才有希望成佛,这样我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这样我们的修行才有结果,这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以淡定心去面对烦恼事

怨起于心,结于心,所以当了于心。以一颗淡定的心去面...

圣严法师对付生气有一套

圣严法师教人对付生气有一套:把意念放在丹田或脚底、...

慈忍治嗔恚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

荣辱不惊的老子

过去的圣人多生于乱世,所以,他们会成为圣人。比如老...

生气会带来的8种危害

引导语: 生气会带来什么危害?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

忍辱要从这两个重点入手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

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孝养父母,功德无量;背逆父母,获罪无边

(一)孝养父母,福德之基。 佛语阿难:出家在家,慈心...

如何判断自己能不能往生

到晚年的时候,有两个指标可以看得出你会不会往生: 第...

外界是自心的投影

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外境是从哪里来的?世间...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

【佛教词典】迦叶仙

迦叶,梵名 Kā?yapa。又作迦叶波仙、迦摄波仙。古代印...

【佛教词典】彼果相

【彼果相】 p0800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三页云:彼果相...

净慧长老追思荼毗法会在湖北黄梅四祖寺举行

2013年4月25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

问: 什么是佛法当中的真富贵?它的含义是什么? 惟觉...

虚空藏菩萨名号的利益

第一:可以往生净土 第二:可以消灾避难 第三:现获大...

应如何扩大自己的心量

问: 如果觉得自己心量狭小,没办法生起大悲心,应该...

重修你的命运

过去,有一个年轻人跟几个亲戚合伙做棉花生意。结果,...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

五种滋养护肾的黑色食物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推荐】带业往生对我们多么的重要

那么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问:临终的时候以猛利...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

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什么呢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