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净界法师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收摄六根,调伏爱取

这个声闻法这一块我们讲过,我们只用声闻的一部分的概念,我们不完全在声闻法当中,我们是选择我们需要的部分。从净土宗,我们注意三个东西,请大家看八十六面,八十六面有三个东西是很重要的,受、爱、取。净土宗的人,你看看祖师的建议,最好把果报放弃,前面的什么识、名色、六入、触这种现成的果报,不管你快乐也好,痛苦也好,你最好把它放下,福报越大有时候变成障碍,但你要是放下,它变成增上缘。

所以净土宗的角度,先把前面东西放下,专心处理三件事情。第一个,你的感受,因为整个临终的时候,其实来自于你的爱,思想,你的思想是往哪里跑的,但这个思想受到感受的牵动,你的思想一定受到六根的牵动,才有这种想法。

所以你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你的六根慢慢收了。都摄六根,我们不敢说做到净念相继,但是你起码这个六根,不要再向外接收太多讯息。往生所有的力量,都是透过佛法修学的,我告诉大家,日常生活给你的讯息,对往生都没有帮助,人我是非而已。

所以你最好是要把六根门头这个门慢慢关掉,加上一个小窗户就好了。你没有完全关掉,你还要工作的,是吧,还要面对你的定位吧,关得越小越好,没有必要的事情少管。这个就是先把感受收摄一下,因为你没有太多时间分心,生命有限,精神体力有限,你把这个受一收摄,你的思想就单纯化了,这是个源头嘛。

所以为什么思惟苦谛,为什么观受是苦,因为就是用这个苦,要来刺激这个感受,你喜欢攀缘,你得到什么,我们无量劫来,我们的感受到处活动,我们得到什么?诸位,我们得到轮回的果报,我们真的快乐吗,未必。你的快乐来自于善业,不是来自于攀缘,该是你的快乐,你一点都不会少掉的。你说,诶,我都摄六根,我福报这样大,我不是很吃亏吗,不会的,你会有更殊胜的快乐,更精致的快乐,那个是不必透过感受的,是透过你心里的法喜。

所以净土宗,如果你有志于往生,到晚年,你一定要把六根关掉,慢慢关掉。你不要再接触那外境的剌激了,不要再跟外界的业力接触了,因为业力给你的快乐让你贪爱,业力给你痛苦,让你心理不平衡,对你都没有好处。你把六根关掉,业力对你冲击降到最低了,这是刚开始就从源头下手,把六根门头慢慢关掉。第二个,调伏你的执着,因为你的思想问题不大,但是你思想跟执着结合,这个就糟糕了,这一块呢,从小乘的角度是把取完全断灭,他用无常观、无我,他把执着完全破坏掉了,破我执。

佛法不这样做,佛法是疏导,我们是把执着,把它疏导成一种往生的愿力。这个水你弄得不好,叫做黄河泛滥成灾,你水加以疏导它是灌溉良田。注意,大乘佛法是转识成智,它不堕断灭,因为你把你所有的执着都断掉了,没有错,你把生死业力的力量断掉了,但是你一个严重的后果,叫做错损菩提,你的菩提心也没有了。

大乘佛法是有所追求的,追求无上的菩提,追求西方的净土。所以你这个取是引导,透过你的思想去引导你这个取,叫欣求极乐。所以其实整个修行的重点,在十二因缘当中只有三个重点,就是感受,思想跟执着。但这个思想是关键了,你透过思想向外调伏感受,透过你如理的思惟的思想,去改变你的执着,从对娑婆世界的执着,改成对净土的执着。

净土宗的执着是好的执着,我们一般不叫执着,叫做发愿。其实就是执着,体性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不安立这个执着这个名称,叫做发起菩提心,发起往生的愿力,我一定要往生,这个就是取,它本质就是取。

所以你整个修行就是,如果我们就声闻法的角度来说,思惟苦谛,调伏爱取,我们取这一块。所以人天乘是调伏罪业,让我们临终无障碍,声闻法,二乘法是调伏爱取,让我们对娑婆世界的业力,降到最低,让我们在临终内心的干扰降到最低,你不能够把生死的业力,刺激得很重,然后再跟它拼往生,你跟自己过不去,没有人这样做,而且你也拼不过它。

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虽然心中有很多地雷,他可以闪过地雷,我可以不碰触,我没办法把你对治,我闪过总可以吧。那怎么闪过地雷呢,就是不要刺激它。我们虽然在心中还有很多的罪业,还有生死业力没有得果报,你临终不要去碰触它,没有事的,到了净土再来处理这一块。

所以在整个二乘法当中,整个修行就只有会归到两个字,一个思惟苦谛,收摄你的六根,一个就是调伏爱取,就做两件事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贫人菩萨因精进勇猛故,先成就佛果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看到有些僧众身心懈怠,不...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信愿的力量要敌过贪恋尘劳的爱力

只要将猛,不怕贼强。若果希求心切,系念心专,则贪恋...

念佛法门要知他力即自力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

净土宗祖师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问: 净土祖师一出家是不是只修念佛法门? 大安法师答...

净土教起之十因

别则专就此经,复有十义:一、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念佛一定要「念兹在兹」

我们很多人念念佛,念念佛这个心就会像野马,就往外跑...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梵网经菩萨戒本(东林寺版)...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简朴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自己多年来一直关注和参与环保的活动,参加过捡垃圾、...

中医教你最佳人体的排毒方式

有生之年,每个人的体内都会产生和积聚各种毒素。如何...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佛教词典】有对触

为“增语触”之对称。于六触之中,与前五识相应的触之...

【佛教词典】大海十相

华严经疏中以大海十相,来形容十地菩萨的修行,即:次...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

精进念佛--最殊胜的报恩方法

佛在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么说;过去佛...

两场助念带给我的触动

3月16日一大早,起床后,我习惯地看一眼微信,突然看到...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圣严法师《悲智双运破除烦恼》

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

把曲折的人生看做是一种常态

父亲端详着儿子手里拿着的一幅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若...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

失眠该怎么办

问: 我多年来,每晚亦睡亦醒,最多睡三、四个小时,...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

【佛学漫画】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药师经》漫画版本...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盲人除蚊

佛陀从舍卫国至摩竭陀国行脚,到了一个村落,村中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