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2014/06/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人应该储存的是福报,有福报,走到哪里都有的吃,做什么行业都能赚钱,因为福报在的缘故。没有福报,钱也守不住。而且钱只能这辈子用,那福报呢,可以生生世世都可以用的到。

在佛陀时代,波斯匿王有个公主,名叫善光,长的很庄严漂亮,众人爱敬。王就很傲慢的说,你能得到大众欢喜,是我的原因。善光公主说,是我的福德因缘,不是因为父王的原因。波斯匿王问了她三次,三次都这么回答。王就很生气,把她嫁给一个贫穷的人。说:看是因为你的自力,还是我父王的原因。嫁给穷人后,夫妻两人努力的做事,不久有发财了,两人就变得很富贵。

波斯匿王很惊讶。就问佛,佛说,善光公主在过去迦叶佛时,很喜欢用饮食来供养修道人。他丈夫阻止她,她说,我已经发心,不要让我退心。她丈夫就同意了。因为善光公主过去供佛的因缘,这辈子很富有,而丈夫因为阻止他的因缘,就变得贫穷,但后来丈夫同意了,遇到了善光公主,才得到了富贵。

人有福报,自然会感召到富贵家庭。而且嫁给穷人,都会把穷人给旺成富人。这就是福报的重要性。钱别人会抢走,但福报不会被抢走。很多人做什么都赚钱。以前改革开放初期,那些人赚到钱的,都是本来有自己福报,再加上开放的因缘,就赚到钱了。如果自己没有福报,怎么努力,赚来的钱,也是小钱。有的人做什么都赚钱,有的人做什么都只能养活自己。这就是福报问题。

一个人的成就,靠的是智慧加福报。单有智慧,很会读书,没有福报,走到社会上赚钱就很困难。读书要会读,但赚钱和读书,是两码事。做生意,做企业,靠的是福报,智慧是第二个。古代的范蠡,他每次去经商,发财了,把财布施给穷人,又白手起家,又发财了。连续三次都是如此。中国人把范蠡供奉为财神,是有道理的。这就是他有福报,做什么都能赚钱。

人的福报都是自己培的,哪怕亲人都是无法代替的。孩子有他的福报业力,父母无法代替。那父母能做的,是多让孩子培养福德。古人讲的,留钱给子孙,子孙如果能发达,不需要留。子孙不能发达,留了钱也会败坏。所以不如留下阴德给子孙。

现在人喜欢存钱,其实正确讲法,大家要去存福报。那福报存在哪里,存在三宝是最好的,多多布施给三宝,给修行人,给贫苦的人,给最需要的地方。把钱财布施出去。那我们提出供米,建寺活动,都是布施财富,而得到福报。不要小看钱,钱也能救命。因为钱是个人努力培福的结果,布施出去,少的是有形的财富,多的是无形的福报。无形的福报,可以带给下辈子,直到成佛。

这个世界上,佛在世间人看来是贫穷的,衣服是粪扫衣,吃饭托钵,住在树下。佛没有任何财富,但佛拥有三千大千世界的福报,佛的一毫毛的福报,都能让天下所有修行人吃饱饭。那开悟的祖师也是如此。好比星云大师,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但他要在全球建道场,大家都支持,一个个道场就建起来,佛光遍照五大洲。这就是用钱的最高境界了。有了福报,一切财富都能为你所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佛弟子是否应该求财?

来寺院烧香的人很多,由于发心不一样、目的不一样,学...

改过获福感应二则

改悔孝亲晚年得子 在浙江的仁和,有一位秀才名区思治,...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有冲突吗

问: 《佛说阿弥陀经》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学佛才是真正的福气

同事告诉我强生的女继承人凯西强生离世的消息,我翻阅...

数字是个魔术

数字会说话,数字是个魔术!现在已经到了数码的时代,...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如何预防「坐」出来的六种病

一、颈椎病 原因: 颈椎病的根源是颈椎间盘退行变性后...

疑根未拔,这是往生的障碍

有些人念佛的时候说,哎呀,我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会不...

认清生命的意义与自杀的真相

时至今日,社会各种问题不断的发生,由于很多人对生命...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佛教词典】摩诃毗佛略勃陀

(佛名)Mahāvaipulyabuddha,译曰大方广觉者。即大方...

【佛教词典】六地藏

(名数)地藏菩萨为六道能仕之尊。其六像恰当于六道也...

观此粉饰身,疮伤一堆骨,疾病多思惟,绝非常存者

学习四念处,观身不净这很容易懂,观受是苦、观心无常...

做了好事被人骂,还要很高兴

阴德就是说你自己默默地修行,默默地帮人家,不用宣传...

一个佛教徒的嘴巴

有一只老虎王有一天跟其它的老虎说:从今天开始,看到...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

本焕长老长寿秘诀:心胸开朗,粗茶淡饭

出身新洲农村贫寒之家,年轻时吃过很多苦的本焕大师,...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离心之外,无别有法

问:世间染法,有贪瞋痴为所治;出世净法,有戒定慧为...

大佛与大罄的对话

有一间大佛寺里面,供养了一尊很大尊的铜制佛像,在大...

圣严法师《禅的入门方法》

中国禅宗的修行方法,是顿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二时临斋仪」的内涵

我们佛教信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