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衍慈法师  2014/07/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变为灾难,成为痛苦的根源。人为了衣食住行,一天到晚拼命工作,整日奔波劳碌,很多时做了物质的奴隶还不自觉。人类发展到廿一世纪,社会文明,科学发达,物质丰盛,生活上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自己过得更舒适,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有的人从正途上,不断追求钱财,有的从偏门去取,甚至不择手段,博取金钱,来满足这个臭皮囊的享受,吃喝玩乐等五欲,使其应有尽有。

世间人认为最快乐的事,不出五种:一.钱要多;二.妻妾美眷要多;三.名誉要好,有人恭维;四.吃要好、住要好;五.还要睡得舒服。这样终日向外追求,究竟值得吗?物质需求只是一种欲念,是永远不能被满足的。试举个例子吧:手提电话可谓人人都有,款式日新月异,不但有电话功能,还可以拍照,录影...等等,如果你要追上这个潮流,就会很辛苦,整日在换新电话,好像与物质竞赛,经常换电话,变成浪费,也令人太累了。这种不自觉的物质追求,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

人生的价值是甚么呢?物质的需求欲望,能填补我们心灵,真的令我们快乐吗?任何东西,当你拥有时,只能带来暂短的快乐。‘佛遗教经’告诉我们:‘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所以人心要知足;再说一切物质都有成住坏空,生住异灭,随着时间而消逝,不会给我们永远拥有。

佛经亦常说:物质和金钱属五家所有,指的是水灾、火灾、盗贼、不肖子及腐败的统治者。一旦天灾来临,尽管有多少家财,几分钟可以变成一无所有,南亚地震就是一个例子;倘若家财万贯,一旦被盗贼抢劫,亦会变成一无所有;家有败家子,整日胡乱挥霍,不懂珍惜,不用多久,也成为一无所有;又君王无道,国家腐-败,压迫人民,征收暴税,生活不安稳,亦会一无所有。由此可知金钱物质不是永远属于我的,只可暂时使用,由我们代管而已。世间万物有生必有灭,物质总会用尽,或因命终而丧失,由此看来,五欲之乐,也总有失去的一天。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可是精神见不到,摸不着,很难明白,往往被人忽略了。虚云老和尚在煮芋头时,打坐入了定,出定时芋头已发霉,鼻涕也变成冰条,数十日没有进食,生命仍旧保持,可见精神充实,可填补对物质的欲望,因为物质欲望是没有止境,不会这么容易被满足的,假使今天有一佰元,明天想要一千元,后天更要一万元,心只会不断向外追求,烦恼也不断产生,佛教常讲知足常乐,真正的快乐是从知足中来。若要对金钱、物质、名誉等看得淡泊,唯有从佛法中寻找真理,多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法行持,凡事用正确的观念去思维量度,终会得到佛法的碑益。

身口意三业得到改造,让攀缘的心安定下来,少欲知足,品德提升,放下自我,融合大众,精神自然充实,心灵真正得到解脱,这才是圆满快乐的精神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怎样才能既快乐又成功

有些人学佛法以后就有一个疑问,就说:哎呀,我也觉得...

入禅之门第六讲:生活禅

今天是最后一讲。我说过多次,禅是修的、证的、参的,...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做人处事要能如水

阳光、空气、水,这是人生三件宝。 地球上,只要有空隙...

星云大师:从善如流的性格

有一天,从高雄回山,依空法师同行,途中他忽然问我:...

人生有七件事千万不能做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

你的人生很多时候是浪费在闲扯淡上

有时候,我们可能心血来潮想要修行,不仅仅是阅读而已...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尊重对方,检讨自己

见到在一起共事的人,埋怨对方不能和自己沟通。是别人...

两土世尊一个遣一个接,为我们保驾护航

善导大师在给《观无量寿经》著疏的时候,对一个修净土...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观无量寿佛经》第六观:总观想

【经文】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

【佛教词典】翠微寺

(一)位于陕西西安南方约二十九公里处之终南山。又称永...

【佛教词典】一回忌

又名一周忌,即人死后满一周年的忌日。...

改变你的思想,使令业果不成

我讲一个净土宗的公案,诸位体会一下,在念佛法要中讲...

医者应戒杀生

陶隐君①取生物为药,遂淹滞②其上升。夫杀生以滋口腹...

虚云老和尚: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

经云:善哉解脱服,无上福田衣,我今顶戴受,世世常得...

阿罗汉的三种义理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是...

四十八大愿——(第23愿)一时普供诸佛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

临终业障现前没有念佛,能往生吗

问: 病人平时信愿具足,念佛功夫不错,但临终时业障...

真正的布施,要达到无私奉献

真正的布施是无私的奉献,你如果没有达到这个,你也是...

普能嵩禅师净土诗

我佛慈悲大愿王。劝人念佛往西方。娑婆界内轮回苦。极...

天台宗对观音信仰的历史贡献

中国佛教天台宗对观音信仰在中国汉传佛教领域的普及与...

【推荐】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

如何克服节后综合症

长假早已悄然结束,短暂的闲暇,似乎打乱了往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