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2014/08/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

“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调顺;

四,堕坠深坑,无处不畏;五,以何方便得见佛性;六,云何修定,得见佛性;

七,生死常苦,无常乐我净;八,八难之难,难得远离;九,恒为怨家之所追逐;

十,无有一法,能遮诸有;十一,从三恶趣未得解脱;十二,具足种种诸恶邪见;

十三,亦未造立度五逆津;十四,生死无际未得其边;十五,不作诸业,不得果报;

十六,无有我作,他人受果;十七,不作乐因,终无乐果;十八,若有造业,果终不失;

十九,因无明生,亦因而死;二十,去来现在,常行放逸。”

这二十事,概括起来就是一条:我们的生死大事还未了。无法脱离恶趣、不受果报,八难之难(不得见佛,不得听闻正法的八种障难:地狱、饿鬼、畜生、长寿天、边地之郁单越、盲聋喑哑、世智聪辩、生在佛前佛后)难保不遇,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难保不造。

佛陀说:“凡夫之人,当于此身,常作如是二十种观,作是观已,不乐生死。不乐生死,则得止观。若不系心观察如是二十事者,心则放逸,无恶不造。”

放逸之人,会变得怎样呢?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到放逸者会得十三种果报,何等十三?

“一,乐为世间作业。二,乐说无益之言。三,常乐久寝睡眠。四,乐说世间事。五,常乐亲近恶友。六,懈怠懒惰。七,常为他人所轻。八,虽有所闻,寻复忘失。九,乐处边地。十,不能调伏诸根。十一,食不知足。十二,不乐空寂。十三,所见不正。”

愿每个见闻者都能常观己身,常当警醒,常不放逸。人身难得,各位珍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云何心能得明净

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信曰:亦不念佛,亦不捉...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推荐】每个人都是贼

伟大的圣者龙树菩萨,曾全身赤裸地生活,仅有的家当就...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少年念佛正精神,莫待衰迟始问津。 青草半埋红粉骨,黄...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信为道源功德母

过去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突发异想:寺院中有许多年...

心开意解(法语短语)

亲近善士 学佛依止考察善知识,要有证德像恵能大师这样...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如何让生命中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一个佛友对我说她的困惑,因为收...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

十大防癌的食物

饮食不当可以致癌,但吃对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佛教词典】圣缘

(术语)圣道之助缘也。止观十曰:若前世,外有鬼缘,...

【佛教词典】后五百岁

(术语)大集经所说五种五百年中,第五之五百年,斗诤...

烫香疤

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

见一切众生,都给它说三皈

有智慧没有大悲心,那个智慧不叫称性的智慧,是二乘人...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文珠法师《学佛必修的课程:四清净明诲》

我们学佛,无论目的是想独善其身,作个自了汉;抑或是...

容人与结缘

每个人由于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养以及成长的生...

我们为什么不能虐待动物

一,恻隐之心,是道德的底线,人性的天良 最近,反对...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

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