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2014/1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我们生活在欲界,自然饮食的欲望也就炽盛。财食往往是分不开的,追名逐利不外乎吃好喝好。很少人知道其中的过患,我通过学习《瑜伽师地论》才有所了解,来与大家分享。

在餐桌上面对一盘盘精美的菜肴美食,定会经不住诱惑,流下口水,想大饱口福。可知道这种情景不会太久,食物入口经过牙齿咀嚼后进入胃里,开始逐渐变化。又吃到胃里的食物把它吐出来,放在眼前定会顿时升起厌恶之心。只不过是变了一个样,本质没变化,我们的心境就不同了,可见我们是被假象迷惑的。

再者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以后,一部分滋养身体的各个器官生理组织,另一部分排出体外,人人不喜,见了躲到远远地,一开始受用饮食的欢乐相不复存在。俗话讲:“祸从口出,病从口入”饮食会带来干廨、湿廨、庎癞、上气、亁销等许多疾病。平常吃多了肚子胀,吃少了会饿。不是吃多就是少,往往见精美食物贪心生,不如意的生嗔恨心。

再者我们为了生活,追求财富饮食,会从事种种职业。会经受饥寒酷热的逼恼,种种不自在,不开心。即使得到了把它积攒起来,多了会想各种办法来保护,防止失去它,时刻担心害怕。另外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是国王,水,火,盗贼,不孝子五家所共有,随时会破坏失去。

再者人的贪心无止境,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多,想方设法去追求。从而会造种种恶业,也会引起父母兄弟朋友之间争斗,命终生悔,堕不如意处。

总之,饮食有诸多过患,我们修道人要明白,生厌离心。佛经云:“饮食知止足,常乐在空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

有一个人想拥有一块自己的土地,上帝就对他说,清早,...

快乐之道

某日,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

幸福常驻心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说的是从前,一个富...

请把开心当成一种习惯吧

已看惯了太阳的东升西落,月亮的阴晴圆缺;习惯了春夏...

星云大师:一切因缘我均感谢

春风夏雨固然可以润泽群生,秋霜冬雪也可以成熟万物。...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你凭什么离开三界

净土宗的带业往生,诸位你想想看,净土是一个清净庄严...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金刚经》的法与非法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这里所...

【佛教词典】胡语

谓西域胡人之语言,或混同梵语而称胡语。东晋道安论经...

【佛教词典】有对

(术语)就十八界分别三种之有对:一障碍有对,二境界...

净土宗与诸宗所不共的特色

近代高僧说,身为有情众生,每个人都想要离苦得乐。虽...

填欲索利遭反扑

「今天比起昨天,宁静、清凉,真的很感恩。」东部的气...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正见

为什么要建立正见?正见当然就是菩萨的智慧。 因为我们...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中国是一个讲究修身养性、崇尚人伦道德的民族,五千年...

仿荤素食的危害

仿荤素食中的添加剂主要成分是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

莲池大师对「归命」的详明诠释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

有些人念《地藏经》为什么有这种感觉

你说业能转不能转?一念善心起,百万障门都消失;一念...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临终十念称名,即得往生

四十八愿中十念称名,即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