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星云大师  2017/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才是人生的快乐根源

一、身心的健康。身心健康是快乐最重要的条件,西谚云:"健康生快乐,快乐生健康。"试想,你的身体四大不调,卧病在床,或者你的心中三毒炽盛,障门大开,起惑造业,能快乐吗?有人说欢笑能补脑,胜于服食药物;每日笑口常开,身体自然能健康调和。

二、仁慈的心念。有仁慈心肠的人,别人会喜欢接近他,他的仁慈行为会让人永铭于心。古代高僧大德的仁慈,如智严躬处疠坊、高庵看病如己,乃至像智舜割耳救稚、僧群护鸭绝饮,他们悲悯众生疾苦的精神,不但为时人所崇仰尊敬,也为后人立下仁慈爱物的楷模。

三、虔诚的态度。《礼记·大学》说:"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对人虔敬,可以邻里和睦,兴家旺国。宗教信仰上对真理的追求也须真心虔诚,方可体悟佛性真如。

四、纯净的信仰。小孩需要依靠父母,生命才得安全;老人需要依靠拐杖,走路才能安稳;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行人才能看清方向。信仰如同我们的依靠,纯净的信仰能做人生的导航。生活有了信仰,就有勇气面对困难与压力;家庭有共同信仰,精神理念相同,自然能和谐。孔子曾云"仁者不忧",如果能对人生的穷通得失、成败有无能够不忧不拒,何愁人生不会自在快乐呢?当然,快乐要经过勤劳努力才能获得,没有牺牲奉献的精神与实践,无法体会真正的快乐。

最后提供给大家几点修炼的方法:

第一,不断的教育。一个人能不断地求进步,不断地教育自己,就是一种幸福快乐。《礼记》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现在社会提倡终身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是人生重要的课题。平时我们可以从生活教育、人格教育以及知识、科技等教育,来提升自我,启发思想。

第二,愿望的实现。有理想,还必须去实践,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有丰硕的收获。只要有愿心,世界无远近;只要肯发心,人间无苦乐。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地发愿,不断地发心,进而实践自己的愿望,也是一种快乐。

第三,共事的和谐。与人相处共事,能和谐无争,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这是最美满、最快乐的事。团体的每个分子都很重要,不要妄自菲薄,也不可看轻他人。与人相处,若能抱持你对我错、你大我小的"老二理念",必能和谐共事,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与效率。

第四,真理的彻悟。人生在世,能明白真理是非常幸福快乐的。我们信奉佛教,主要即是享受真理的快乐。世俗的娱乐短暂易逝,法乐里的欢喜却深广无限。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释迦牟尼佛未成道时,贵为一国的太子,享受无比的欢乐,得到万民的景仰;但是他不以皇宫的生活为满足,不甘愿做个庸碌的凡夫,于是舍弃一切的荣华富贵、亲族情爱,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最后不仅自己彻悟,也为众生开创正觉幸福的人生。

佛光菜根谭

知足常乐是"天堂",慈悲喜舍是"道场",服务助人是"福田",欢喜融合是"乐园".

佛眼看世界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慎选人生方向

世间有许多微妙的事,譬如心境,有时一点点起心动念,...

人者,仁也

人者,仁也,仁义道德的仁。仁字是一个会意字,许慎《...

预留余地,才有回转的空间

家中土地狠多,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子孙建筑;家里的钱...

现代人为何活得这么累

如果把社会中的人,按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成...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盛者,衰之始;福者,祸之基

悖凶类 悖是违背、违逆的意思,悖凶指违背事物发展的自...

皮克的99块金币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为什么...

他推了我一把,令我整个生命醒过来

在高雄有一家百货公司叫大同百货公司。差多是在二十前...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星云法师《最初的根本佛法》

第一篇 缘起 壹缘起的意义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

跌倒也可以获取成功

有个渔王非常苦恼,就因为三个儿子的捕鱼技术都很一般...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

星云大师《不杀生与护生》

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

【佛教词典】古镜

镜之功能,能映现一切万物,无有差别,故禅宗以之比喻...

【佛教词典】金藏

(譬喻)真金之库藏也。以喻众生之佛性。见涅槃经七。...

「辗转施」的功德更大

往往有这样的弟子、这样的道友,若他给我一件东西,他...

心性寂净到极点,光就出来了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

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妄语戒有哪种情况可以开缘

向人说证果等法相;欲说他事,而误说证果等事;戏笑说...

晚景不虚度念佛往生

老年净业行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属于自己的时间充裕,自...

佛陀示现灭度为何对众生有益

卯一、不灭有损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

慧律法师:学佛要具足的三个条件

一、亲近善知识 众生的烦恼习气都很重,突不破,无法...

歇即是菩提

用功很简单,高旻寺是一个禅宗道场,禅宗道场是讲用功...

你得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 生老病死苦,这四...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