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否应该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

法清法师  2015/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金刚经》的中心道理是要人破除执着。可是,生活中,我们不是应该树立人生的目标,然后用执着的精神来实现目标吗?

法清法师答:《金刚经》所说的破执着,指的是破除我们的贪欲,而不是要我们什么都不做。我们活着,是要有愿望的。欲望和愿望有很大的不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去做的,就叫欲望;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发心,才叫愿望。每个佛在成佛之前,都要发大愿望,不发愿,成不了佛的。比如,阿弥陀佛在成佛前,曾发了四十八大愿。欲望和愿望的区别,在于起心动念,不在事情的表面。

欲望来源于贪婪,是没有满足的时候的,官当多大、钱赚多少,根本没底。陷于欲望之中,就是陷于痛苦之中,只有破除对欲望的贪着,才能打掉痛苦的根源,出离苦海,获得快乐。人生成不成功,不在于有多少钱、当多大官,而在于快不快乐。今天你过得快乐,你今天便是成功的;今天若不快乐,今天便不成功。

从更深一层上讲,这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无常的,正如《金刚经》上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谓有为法,就是指人造作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一切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恒常的。就像我们人,生下来是一个小不点儿,然后长大、变老、死掉,每时每刻,都处在变化之中。有的人不想老,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白发痛苦不已,这就是执着无常的结果。执着于无常就只能痛苦。

苏东坡在其词作《永遇乐》中写道:“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人生的确是一场梦。人在开悟之前,其实都是在做梦。你们想想看,所经历过的事情,是不是都如梦幻一般?佛用梦幻泡影、露、电来形容人生的无常,是不是很恰当?可是,我们凡夫看不到这一层,总是执着于无常,执着于贪婪的欲望,结果就总是痛苦不堪。《金刚经》从头到尾讲的,就是破除这种执着。

可是,有的人很害怕自己没有欲望,认为没有了欲望,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掉到“偏空”里了。学《金刚经》,弄不好就会掉到“偏空”里。那么,破除了对欲望的执着,是不是真的就什么都没有了呢?其实,没有了贪婪、执着,就会得到清静、快乐的真心。真心是快乐之源,也会指引你发心做利益别人的事。愿望是我们需要的,你看地藏王菩萨,发愿度尽地狱众生;阿弥陀佛,发愿让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无上佛果。

真心发出的愿望,才能够帮助我们确定人生正确的方向和准则。素心铭二楼有一个三学门,所谓三学,就是戒、定、慧。戒是确立范围、锁住目标;定是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到一定时间,就能开慧。所以,不执着,不是什么都不做,反而是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因此,所有的菩萨都很精进,没有一个是懈怠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如何处理做义工与念佛修行的关系

问: 学佛人如果想依教奉行,把念佛排在第一位而无暇参...

四十八愿中的天人、声闻、菩萨有什么区别

问: 《无量寿经》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有国中天人...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安土地真言和普供养真言有哪些作用

问: 我们在念诵经典之前一般要念诵一些真言,如净口...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脑海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应减轻往昔的业障

问: 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浮现很多的恶念,有时候对佛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只转心而不精进做功课有用吗

【原文】 宋 智印 智印。不清楚他的出身。居住在浙江川...

不仅要将心打开,还要请佛住心

修行,就是要将心打开。如果背诵了很多佛经,知道了很...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

【佛教词典】解了八相

【解了八相】 p1235 瑜伽六十二卷十一页云:复次当释法...

【佛教词典】未了因

(术语)前生未了之因缘也。苏轼诗曰:与君世世为兄弟...

半根手指

我受单位派遣,去拜会市里一家知名公司的老总。 与其...

佛法就在魔法中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

大安法师:念佛要念六字还是四字

问: 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修行从这几个角度下手,日子就会好过点

第八识又称为根本识,根本识就是来作为七转识一切的依...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的行持方法

如何行持,单刀直入就是信愿持名,你每天能念三万声佛...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今值旧历新年,请观厦门全市之中,新气象充满,门户贴...

佛的光明随时在我们身边

我再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一篇故事的隔一篇,讲到...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

老太太念佛免遭劫难

我们妙音念佛小组是二〇一〇年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开始共...

从不寂寞

我从不寂寞。寂寞的人不了解内在原本是完美充实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