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界法师  2015/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者是临终的往生净土,都不是我们的功德所成就的,完全是弥陀本愿的摄受。

我们只是成功地做了一件事情,就是蕅益大师所说的转他成自,我们只是成功地把佛陀的功德,转化成我们自己的功德,我们做了这件事情而已。

怎么样才能把佛陀的功德转化到我们的身心世界来呢?古人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叫做感应道交。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你用观想、观相、持名都没关系,总而言之你的心跟佛陀的心要能够相应,要随顺,心心相印,感应道交。所以感应道交是整个净土宗修学的主要的目标,你没有感应道交,你就不能够把佛陀的力量转到你的生命当中。

感应道交,从它的浅深,分成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就是平时的感应道交;第二个,是临终的感应道交。平时的感应道交,主要是在处理我们平常生命当中的障碍。比方说你身体不舒服了,很多人念佛把这个障碍破掉了;比方说你对生命当中的某一件事情有所期望,你念佛的时候阿弥陀佛满你愿了,所以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一种对于生命的离苦得乐这一块来处理的,

所以这一块比较简单。你只要靠信仰就够了,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无所不在,你相信你好好地忆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一定会救拔你,只要信心就可以了,因为它的要求不高。平时的感应道交,它只是处理你平常生命的一些离苦得乐的问题,所以它相对的标准,也就是信仰式的念佛就足足有余了。

但是临终的感应道交,就不是这么回事了,因为它牵涉到了生脱死。我们都知道,稍微有一点教理基础的人都会知道,临命终是一个很特别的时机,临命终古人叫做腊月三十算总帐,是算总帐的时候。

我们内心深处在临终的时候,会有两个东西浮出水面:第一个,就是我们无始劫来包括今生的攀缘、贪求,产生了一种爱取的烦恼;第二个,就是我们平常所造的生死的业力。这两个东西平常不现前,所以你也就不知道怕。如果说,你平常是用信仰式的念佛,你临终还用信仰式的念佛,你生死这一关就过不去了。因为这两种力量,当生死业力跟颠倒妄想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它产生的力量不是靠信心可以冲过去的,那得有一种智慧的观照跟菩提的愿力这种善根的力量,才有办法突破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平常念佛得力,临终的时候不得力,因为这是不同的相貌。你平常念佛,你只是处理生命的痛苦快乐这一块而已,是安乐道,但是你临终念佛是处理生死问题,那这个标准就更高了。

所以如果你有志于念佛,你的志向不只是今生而已,你有远大目标,你除了念佛以外,这个禅观的智慧就扮演重要的角色了。因为你临终的时候,你一定要面对你生命当中两个大的重点:一个你无始劫来的颠倒妄想,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你一定会面对的,你怎么过这个生死关。当然我们不必调伏它,我们不必断除妄想,我们更不可能断除业力,但是作为临终的正念,你起码要让这个内在的妄想与外在的业力是在一种调伏沉淀的状态,你不能把妄想跟业力弄得这么样的炽盛,那么的强大,对你临终的时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平时是用善念式的念佛,信仰式的念佛,到临终你就是要靠善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

临终能够记住这句话就有救了

有一个禅师,他去参访雪峰禅师。雪峰禅师当时在福州。...

彭际清居士:观无量寿佛经约论

释此经时。略开四分。一题名。二叙分。三正宗分。四流...

不要轻易地离开家庭,让家里生烦恼

问: 本人已六十多岁,念佛多年,但家人不接受,本人想...

四十八大愿——(第48愿)即得诸忍究竟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第一...

【推荐】愿生极乐的人,不会在乎娑婆的名利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气地去向老和尚告状,说自己的媳...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

半日学解,半日学行

汝于净土修法,尚未了了。这意思是说,你对净土法门不...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一 礼佛(三拜,举香赞) 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

在十月怀胎中,为胎儿增福改业

胎教是非常重要的,而往往被忽视。从佛教的观点来看,...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佛教词典】大轮金刚

(菩萨)菩萨名。胎藏界金刚手院三十三尊之一。表断惑...

【佛教词典】无漏缘

谓证得灭谛与道谛所断之六烦恼缘无漏法。为“有漏缘”...

怎样对治昏沉和妄想

打坐经常要注意的两个问题,就是昏沉和妄想。整个修行...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

清朝陆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陆岫梅,六品官吴昌濂的妻子,江苏苏州人。一生乐...

净土行人持净土宗外的经咒是杂修吗

问: 弟子每天的早、晚定课是诵《阿弥陀经》一卷,念...

颠倒妄想形成的三个次第

颠倒妄想的形成,在《楞严经》它是有三个次第: 第一个...

道香应自苦修来,法远禅师的修行故事

写这个故事之前,踌躇了一下,因为这种故事不一定有人...

佛陀会做这7件你我都难做到的小事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

贫人供佛

罗阅城的大众正在商议每人出百钱,以办斋供养佛陀与僧...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

人活著,总希望能过著幸福快乐的日子,但有些人观念、...

戒律不是束缚而是自由

自由一定建立在因果法则之上。好比农夫有自由决定现在...

「所求皆得」的药师佛

药师经字字珠玑,一字一句都有一个法门,重重无尽。如...

这样的罪恶凡夫,还在弥陀救度范围中吗

问: 末法时期众生的根基很低劣,尤其是我们这些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