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遵守团体游戏规则》

圣严法师  2010/10/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人多意见也多,在道场里是否也一样呢?法师如何解决?社会上许多人除了意见不同,还各持己见,认为自己的意见才是真理,那又该如何寻求共识呢?

答:想想看,一个团体如果聘了一百位工作人员,来自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文化,有可能在其中寻得一致性的价值观吗?很难。有人说,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意见,甚至一百零一种意见。

不过,团体要想群策群力,一定要先有“大家共同完成的目标”,这就是寻求共识的基准点。因此,任何团体在招募工作人员时,可以明白告知团体发展的宗旨及任务,一旦加入就要遵守团体规定和程序;如果不愿接受,那就不必强求非留在这个团体不可。

唯有大家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在同一轨道内,才能产生共识,才能共同顺利运作,完成任务。团体是这样,社会也是,国家的运作更是要如此。

比如说,法鼓山力倡素食、重视环保,我们希望在此工作者不抽烟、不嚼槟榔、不喝酒、不吃荤等;平日垃圾要分类,尽量不制造垃圾,甚至没有垃圾。有些民众想到法鼓山工作,或体验法鼓山的团体生活,我们都要乐于接纳。不过,他们来了以后,必须接受且实践我们的规则。

家庭也是一样,夫妻要有家庭共识。有一对医师夫妻为了教养孩子的事常争论不休,几近失和,孩子夹在中间不知所措。为避免事情恶化,医师丈夫决定妥协,让太太负责孩子的教养,太太也很高兴地负起责任,尽心尽力教导孩子。

夫妻俩找出一个彼此接受的方法:只要大方向没有偏离,虽然医师有时不同意太太的教导的方式,但他不再与太太争辩,让孩子长大后自己去判断,从此家庭变和谐了,也能适应对方,活得欢喜自在。

如果一群人有相近的价值观,就容易取得共识;群体里不同看法的人,必须有一方要能妥协和适应,接纳和自己不同的理念与看法,不需要坚持一定是自己对。试着把眼光放在更远的共同目标,不计较眼前的细节差异;或者,为对方设身处地想一想,或许就能理解对方的想法。相互理解就是取得共识的开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随缘是要考虑现实,尽分是尽最大的努力

问: 师父慈悲!师父刚刚有说,就是修菩提心的时候,菩...

恶人要如何改恶向善

问: 本人是社会上的一个恶人,如何改恶向善? 大安法...

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 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良好的心态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平凡工作都在为你积蓄能量

有一匹年轻的千里马,在等待着伯乐来发现它。 商人来...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圣严法师:什么都不求

在人的一生之中,所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没有钱的时候...

圣严法师《如何和不喜欢的人相处》

中国人常说的人缘,日本话称为人气。例如,有的明星在...

【佛教词典】婆舍斯多

(?~325)罽宾国人。为禅宗传法第二十五祖。婆罗门出...

【佛教词典】讲师读师高座

于法会中,讲师、读师宜升之高座。在佛前左右,讲师座...

要想得菩萨保佑,要先自己保佑自己

佛并不是权威性,也不是主宰性。佛这个主宰和权威,都...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四十八大愿——(第31愿)净国照见十方愿

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印光大师《识别正邪》

印祖言,住持佛法之人,若不依佛制,即是魔类,况彼魔...

念阿弥陀佛求生到极乐世界的法门,真的是太简便了

烦恼浊有五种: 第一种是贪。有了贪心,这也想要,那也...

如何对治瞋心

所言瞋心,乃宿世习性。今既知有损无益,宜一切事当前...

越是你困难的时候、越要这样去发心

无灾无害地过这一生,平平安安,吉祥如意,这个谁都得...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寿者,福之本也。福者,慧之基也。念念思警策者,慧之...

净土经典对企业管理的启示

成功的秘诀一向专志 阿难,法藏比丘于其佛所,诸天、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