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净界法师  2015/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六凡法界,提升到清净的四圣法界。方法就很重要,佛教解释杂染因缘的时候,也把它切成两块,内因缘跟外因缘。外因缘是我们接触的所有外境,内因缘就是我们内心的思想。

《楞严经》说到我们无量劫的生命,每一个人都是内忧外患,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轮回,因为内外夹攻的力量太大了,不是单一的力量,是双向的力量来夹击我们。外在的因缘,是过去的业力所变现出来,内心的因缘是我们无量劫来,一种错误的思考模式,产生攀缘的颠倒妄想;两个因缘相互作用,我们内心创造了外境,但是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心变现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内心。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心跟境已经纠结在一起。凡夫也想解决生命当中的很多问题,但没有经过佛法训练的人从外境解决,我们把生命用来经营外境,从小很努力读书,为了追求好工作,长大以后我们努力工作,追求今生的快乐。

但是人生到了五十岁再回首,会发觉伤痕累累,不堪回首。上了年纪的人会发觉人生充满了无奈,生命状态由你小时候规划的,很少很少,人生有太多突发状况。因为外境本来就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今生是过去生成熟的业果,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辗转增盛,已经从种子位变成现行位,你怎么改变它呢?我们对外境强作主宰,弄到自己心有千千结,不能认命。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搞错方向,不应该解决我们的外境,它不是问题的根源,而是枝末,是前生残余的业力变现出来的。

我们看看经典,释迦牟尼佛面对自己的业力,也是无可奈何,释迦族被灭的时候,他曾经试图阻挡了三次,琉璃王照样把它灭掉,因为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力不是佛陀创造出来的,是佛陀发现的,是人生本来就有的轨则。我们今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我们把生命投注在一个没办法改变的地方。等到你发现的时候,年纪已经过一大半了,不能去改变外境,外境只能够认命。佛法先知命认命,然后再去改造未来,我们佛教是改造未来,创造来生。正确的方法是改造我们的内心,虽然心跟境是互动,但是关键是心。佛弟子占到很大便宜,能够很快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再依止佛陀的解决之道。

外境根本改变不了,整个佛教的修学,都是心地法门,改变内心要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修学,一个是法的修学,道的修学一般叫做理观,是静态的修学,听法师的开示叫做闻慧;你回去以后慢慢思惟消化,转成心中的智慧观照叫思慧。

刚开始修学必须做佛法教理闻思工作,在心中产生道的安住,我们修行人第一件事情把心安住。一般人的心是不安住的,被外境一刺激就产生感受,又会带动妄想,妄想活动久了变成执着,所以我们的心经不起刺激。佛陀告诉我们,不要跟着感觉走,先安住在佛法的道理。人天乘是善恶业果的道理,先相信生命是有轨则的,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你要把这个道理,经常放在心中安住,审量,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是不是合乎道理。安住以后,还有一个目标引导,我们来生要往哪里而去,今生已经是一个既成的事实了,如果你够聪明,不要浪费时间改造今生,认命才可以放弃外境,好好耕耘内心这片广大的田地。至少你方向正确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求人不行,求自己还做不到,这叫业障

我们经常问:怎么修行? 看你遇到什么事就修什么法,一...

刚信佛时很灵,信久后为何就不灵了

有好多信佛的人,感觉信三宝很久了,却没有得到感应。...

天眼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我们再看什么是天眼。天眼是修学五戒十善所感招的果报...

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能一时住境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去忏悔业障

我们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罪业生死凡夫。莲池大师...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住在外境」对你是不利的,「回光返照」才是大功德

我们的颠倒是怎么产生的呢?「自心取自心」,第一个「...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我们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见妄说。 这个邪心怎么说呢?...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天乘四空定之空无边处定

我们看第一个空无边处定。 一、空无边处定,谓行者厌患...

【佛教词典】朱伞

又作朱盖、朱柄伞、大伞。指以朱染之油纸所制之伞。乃...

【佛教词典】贩卖罪业深重

子题:贩卖堕一切堕中最重、堕中最重 行事钞·随戒释相...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众生轮回的三大根本原因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

印祖对青少年的教诲

人之一生成败,皆在年幼时栽培与因循所致。汝已成童,...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若能作不净观,欲火当下冰消瓦解

古时候,长安百姓热衷斗蛐蛐。有三名年少英俊的兄弟,...

佛灭后有五法能令正法久住

【原文】 《善见》云:佛语阿难:我灭度后,有五种法,...

生命从哪里而来

这种妄动跟业力的流转大致上分成两种:一种是众生的别...

【推荐】人在愤怒时要有忍劲

和州的一个村庄,有一个居民养了一百只鹅。有一天,这...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