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净界法师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人要开始忘掉过去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过去生跟今生的互动:这一段的因缘,过去做过什么事,留下了很多的痕迹,只要你走过的路,都会留下痕迹;你造了业就会留下功能。过去跟现在这一部分不能改变,佛教修行不是修这一部分。你今生会遇到什么人、遇到什么事情,你的色身会健康或病痛,这个不能怪现在的你,要怪过去的你,所以说,过去跟现在这一段因缘叫做认命,这个因缘不能改变。

第二个因缘是现在跟未来:这个最重要!因为这个是有无量的可能性。未来你可以到人天、你可以到极乐世界,你也可能堕三恶道。所以今生跟未来这一块,是非常重要。

修行─我们所要修的是什么?当然是放在未来嘛!你过去有什么好修的呢?过去是不能改变的。下等人是活在过去,老是想过去,你过去怎么样…你今天就怎么样…那你的人生被看透了。

修行人的相貌是:我现在虽然不够好,但是我未来会往好的方向走。这个人是有潜力的!因为他找到了修行的方法,他掌握整个修行的目标,这个人至少他修行上路了!有些人在世间打转还找不到高速公路。说:你连怎么修行都还不知道!你要改变的不是要改变外面,是改变你的妄想。

所以当你了解整个《楞严经》的道理,虽然我们不能马上做到,但起码我们的生命,已经慢慢在进步当中,我们未来生命,我保证:我今天会比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好。你的生命就有意义了。每一天的生命都是在增上,妄想慢慢减少,真如的光明慢慢开显,慢慢趋向于【大佛顶】,那就很有意义!

所以说:修行人,你要开始忘掉过去──我们不管过去怎么样,不管你过去曾经经历过怎么样的生命,你内心当中,留下一个什么样的痕迹、什么样邪恶的功能,这个都概括承受,不要去怨天尤人,从现在开始改变。为什么?因为它是虚妄的、不真实的,所以你可以改变;它不是本来有的,你本来是清净的,它是后来有的,它是从因缘生,当然也可以从因缘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求法的态度》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本年度新生训练,我要向...

明一法师:枯燥乏味好用功

世间的人都怕做枯燥乏味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这是非常...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星云大师《开源节流》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诀,那就是「开源...

慧律法师:创造一颗会浮起来的球

我们今天在没有讲《楞严经》的总纲以前,要讲一个很重...

你要检查一下,哪些带得走哪些带不走

死殁无常就是告诉你,要知道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没...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迫切需要改变的是自己

同事或者其他人难免会在我们工作中造成羁绊和束缚,这...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修行要抓住这三个要点

第一点,修行一定要依照佛祖的言教。 以佛祖的言教作为...

在临命终之前,把所有的业力变成可携带式

作为净土宗的修行者,当我们娑婆世界的果报体投生到极...

如何建立楞严咒坛场

立坛方法 这一科是说明:假设我们是生长在末法时代,末...

佛菩萨的名号功德

名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称为圣号,圣号就是圣人的名号...

【佛教词典】五纳衣

(名数)释氏要览上曰:粪扫衣有五种:一道路弃衣。二...

【佛教词典】上流

【上流】 p0231 显扬三卷十二页云:八、上流。谓卽不还...

二十三条经典语录

经典语录一: 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在业障重的时候,应先读诵大乘经典

用我们的心修行,一心。我们无论念哪部经,都告诉你一...

吾见散乱艳喜,愚痴特迦大事已办

嗟嗟!人之精神用之诗字,吾见右军李杜,不出生死;用...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推荐】修行要如何去修

太虚大师说得好: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

天下第一大傻瓜

有一首偈说: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

弥勒法门的介绍

◎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