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2015/05/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是不是一定要专职打坐、阅读灵修书呢?当生活出现了问题,我们总感觉是生活的问题打乱了我们的修行。

其实修行与生活是一体的,修行的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离开了生活谈修行,总不免是在逃避问题……

修行,总会让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隐士,幕天席地、禅坐、行脚,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义。然而修行的定义绝非如此狭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来”独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与家庭、压力与健康、与欲望、无常与情绪苦乐……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寻求平衡,反而更能让我们看清生活如实的本貌。

简而言之,只要你专注当下,煮饭、洗碗、做家务,也是一种修行。

所以,只要如实、认真、带着觉察去生活,试着时时刻刻检查自我,丢弃自己的傲慢、贪求、期待与恐惧,以一颗清净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会成为生活中的大师。

修行必须从实际问题入手,不能空谈玄谈。空谈玄谈没有任何意义。道理你能说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恼,修行有什么用呢?修行必须在生活中具体烦恼或痛苦的事实中进行。

每一个问题是道场,每一件烦恼的事是道场,每一次情绪的旋风是道场,每一次恐惧的到来是道场,每一个念头是道场。

如果你婚姻有问题,有问题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场;如果你和老公的关系有问题,和老公的关系就是道场;如果你和同事发生矛盾,这与同事的矛盾是道场;如果你陷入生活的无聊,这无聊是道场;如果你出现了钱的问题,钱就是道场。

如果畏惧生死,生死问题就是你的道场。道场在你每一个受难处,道场在你每一个受卡和被卡处。修行必须从那里进行。

不要移过婚姻的问题、老公的问题、同事的问题、无聊的问题、钱的问题、生死问题——而跑到寺庙、禅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谈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萨去,去念阿弥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没用,你的道场选错了——你在外道修行。

修行不是为了遇见佛,而是为了遇见你自己。修行应该哪里有问题在哪修,修通那个问题。在寺庙、在禅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没问题那有什么用?

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显示,“看,这个问题难不住我”,“它不是问题”、“什么也不能带给我问题或烦恼”、“存在只能给我喜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奉献自己、成就他人》

所谓高僧或高尼,并不是自己说:我是高僧、我是高尼,...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修行路上的三个注意事项

1、不贪名闻利养: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事怕有心人

高峰自叙悟由,而曰:不信有这般奇特事,事怕有心人故...

初学坐禅,先要学会放松

居士们来到禅堂,一定会感到禅堂的气氛很紧张、很严肃...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修四如意足断除爱欲

昔日佛住在俱睒弥国的瞿师罗园时,阿难尊者也住在这里...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推荐】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

怎么样来判断善知识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 我教比丘,...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静坐念佛五点记数法

此念佛法门的妙用在于,五方轮转避免了止于一点时容易...

【佛教词典】有见及无有见

【有见及无有见】 p0553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萨迦...

【佛教词典】笔受

(杂语)于译场受译主之言,笔之以汉言也。事物纪原七...

圣严法师:少欲知足真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很多快乐的感受。例如功成名就...

包装纸上有佛像该如何处理

问:请问用过的香盒和装香用的纸袋(上面印有佛、观音...

五阴无我,虚伪无主

这个地方讲五阴无我,也就是讲前面五蕴(色蕴、受蕴、...

弘一大师与太虚大师的法缘

弘一早年是才子,中年是艺术家、教师,晚年是一代高僧...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身在镜中勤修行,心作莲池自在人

彻悟大师有首偈子谈道:要作莲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红...

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问: 平时念佛都是散乱心在念,如何才能摄心念佛呢?...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大安法师:一念净信即可得利

一九九九年春节,我们有十六人曾在九华山祗园寺上客堂...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

为什么说饮食的滋味是不真实的

那么到底我们在吃这个美好的滋味,这个滋味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