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净慧法师  2019/01/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有没有窍门和捷径

在打七当中,有不少的人问怎么做功夫,问自己究竟应该修什么法门。在我印象中,有几位居士从开始见面的那几年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一次都是问这样的问题:究竟自己与哪个法门相应?是参禅、念佛,还是数呼吸?总是这个问题,像这样的好像有六七位。这是个什么问题呢?我想这个问题很简单,古人说要死尽偷心,偷心就是占便宜、侥幸的心理。

做功夫、用功、修行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固然有时会有一条捷径可走,但要走这条捷径不等于不费功夫。走捷径的功夫可能比平平常常做功夫难度更大,要有很大的决心才能找到这条捷径,而且走这条捷径危险性很大,所以更加要有毅力、有决心,要死尽偷心。

修行要说有窍门也就有窍门,要说没有窍门也就没有窍门,唯一就是要信得真切,然后死尽偷心,在方法上是不知疲倦地用功夫。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没有便宜可占,用的方法就是训练我们的心。

我们这个心是处在分裂、分别的一个状态、境界里,我们的世界就是在分别当中过日子,所以我们有种种痛苦、烦恼。我们之所以要在方法上下功夫,就是让这颗分别的心尽量地收拢,把东想西想的心专门来想一件事,即制心一处,想一件事而不在乎想什么。

没有哪个方法好,哪个方法不好,好不好都是我们自己在分别。我们要把经常分别的心、计较的心用在方法上,把分别心集中在一念、一点上。这一点可以是数呼吸、念阿弥陀佛,也可以是观心、观空。只要把握这个方法,好好地训练,这个心就会慢慢地收拢起来,将妄念集中到一念,最后连一念都没有,那就是整个功夫打成了一片。这时我们就从这分裂、分别的世界进入到另外一个时空状态,即所谓空的世界、无分别的世界,这是一个精神状态,是一个超越一切对立面的时空状态,我们平常把此叫做境界。

境界就是我们生活的空间、时间,我们每个人在每时每刻都有自己的时空状态,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精神世界的前一念和后一念也是不会绝对相同的,这就叫生灭,刹那生灭。

在这个生灭的状态当中,只有用无分别的智慧才能把握不生不灭的诸法自性、诸法实相。无分别的智慧是能、智,诸法的实相是所、境。一旦智和境能完全融为一体,能和所完全融为一体,这时候就叫能所双亡、智境一如,这就进入到一个空的时空状态。

这个空的时空状态是没有分别心、执著心,连空这样一种意念都不存在,二元对立的东西彻底在这里消失了。所以说我们要死尽偷心,在功夫、方法上锲而不舍,如鸡孵卵、如老鼠啃棺材。老鼠钻到棺材里要想出来,只有把棺材啃出洞才能出来,老鼠想更快地出那个棺材找一条活路,决不可以东啃一口西啃一口,只能认准一个地方,朝如是夕如是,才会很快啃出一个洞。

我们人生也是如是,我们在这三界牢狱中,想要把三界打破,只有从一点开始,打破一点,我们就能出离牢狱。在你没有得救的情况下,你想把三界整个铜墙铁壁彻底地推翻,那不太可能。一定要找到一个方法、一个点,把它捅破了,我们就得救了。

找这个方法不容易,但是历代祖师、诸佛菩萨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方法,应该说每一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因为历代以来的修行人,不论是参禅、观心,还是数呼吸、念佛,都得到了受用与解脱。

我们应相信,古人这样做了能够有效果,我们今人能这样做也会有效果,而且今人修行获得解脱受用的大有人在,我们一定要信得及、信得真切,不要有怀疑、不要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要用方法当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定要抱住一个宗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那不是一朝一夕三年两载能够见到效果的。如能朝如是夕如是,不计时间,精进勇猛地发心一直往前走,自然有一天走到山穷水尽,到那时就有柳暗花明现前的时刻。

所以,用功夫用方法,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成语叫锲而不舍,锲是钻石头的工具,要把一个石头钻一个洞或弄开,就必须要掌握这个工具,认准一点,不计时间、不怕困难,就在这一点上去突破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修六念法门,把念头安住于正见

我们讲念佛、念法、念僧,我们是念自、念私、念怨。念...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

凡夫菩萨怎样修六度呢

这个菩萨是已经发了菩提心、具足空正见的菩萨,他准备...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道尚难办,何能污情染爱

参禅人,立志孤高,迥绝人世,只身孤诣;以道为侣者,...

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说到这里我们就要先谈谈在修法中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净慧法师《心经与玄奘法师的殊胜经历》

各位大德: 今天讲一个持诵《心经》的功德感应。 现在...

四正勤和四如意足

四正勤以精进为体 四念处其实是很难讲的。四念处虽然只...

【佛教词典】历游天竺记传

《历游天竺记传》,一称《法显传》,或称《佛国记》,...

【佛教词典】屈浪拏国

屈浪拏,梵名 Kurāna。为七世纪顷西域古王国。又作屈...

忍者无怨 必为人尊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

宿命通一看,你还敢结婚吗?还敢吃鸡吗?

人猪合体 看看人和人的关系:当年恩爱,今作怨家。昔日...

为什么出家人不能礼敬白衣

在佛教中,出家为僧,除了个人的修证解脱、播种解脱种...

【推荐】佛法让我找到利益家人的最好方式

凌晨12点刚过,老公把我叫醒。他说接到姐姐的电话,说...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心中抓取的影像越多,临终越难离开

【修已于轮回盛事,不生剎那之希望。昼夜唯求解脱心,...

圣严法师:人格在寂寞中升华

一个寂寞的人,虽能引起他人的同情;但人之对于寂寞的...

求生华藏不容易,阴境现前反见娘

有两个发愿求生华藏世界的同修,有一天,其中一个得病...

用觉悟奉献来提升我们人生

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我们相聚洗心禅寺,这是缘...

念佛为何越念杂念越纷飞

问: 请教法师!本来念佛应该是越念越清静的,为什么...

临终时心里除佛号外,不使有别的念头

所有存款,为防养老者,亦须交与孙子。即田地契志等,...

此间犹如火宅,赶紧移民极乐

信愿持名的愿就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阿弥陀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