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净界法师  2015/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得意勿恣意奢侈,作福莫如惜福

得意勿恣意奢侈,失意勿抑郁失措。

前面是讲人,这里讲事情。

我们在办事当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意,一种是失意。有些事情它很顺利,随顺我们的心情成就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太放纵,太过于欢喜;有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抑郁、沮丧而失措,失措就是失去了一个安定的处所。这两句话其实是一句话:一个人他对于得意会欢喜,对于失意他一定会失措。就是你那个取着心,你对于得意的取着,对于失意也一定会取着。你说我要求自己只取着得意,失意的时候我不取着,这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尽量能够保持平常心,保持一个平淡的心情,这都是暂时的因缘。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

这个是总结,就是我们把前面的功德做出两个总结:一个是生善,一个是破恶。一个是积集资粮,一个是忏悔业障。总之,一方面修福,一方面得惜福。修福跟惜福都非常重要。

虽然说根本法门是一念清净心,在清净心当中那是罪业也不可得,福报也不可得,一切有相的境界都不可得,那是一个“如”的境界。但是你从“如”的境界里面出来以后,你就要马上面对一个福报的问题了,你的身心世界,一个五蕴的身心有色受想行识。我们福报大的人,身心世界有堪能性,你修学圣道那力量大;没有福报的人,那个色受想行识它就会有障碍,容易有障碍。所以福报它有堪能性,它在你修行的过程当中有很大的加持力。

单单是惜福、修福还不够,你还得悔过。“悔过莫如寡过”,忏悔的主要意思在律上说,关键是不造新业。就是说你今天忏悔的心情,对于这件事情,假设你没有发愿永远不再造作,如果你的心情还在说,我以后有因缘我还要再做,你这个不能构成忏悔,当然也就不能灭罪。换句话说,当然不能臆测以后会不会失控,还会再造作也有可能。但是关键点是说,你当初在忏悔的时候,你的心情是真实地发愿——我不再造作了,你当时已经有这样的心情生起,那这样子才真正能够灭罪。所以,“悔过莫如寡过”,忏悔的目的要紧就是不再造作了,要减少过失。

这个是蕅益大师把我们修福的积集资粮跟忏除罪障提出两个原则:一个是惜福,一个是防护。这两个有一个原则,这是我们修学佛道、遇境逢缘的一个原则。这以下蕅益大师把它汇归成三心,这样前面所有的差别,修行依止这三种心情:

第一个,我们看“应念身世苦空,切莫随流逐队”,这个是觉悟的心情,我们应该觉悟有漏的身心世界是苦恼的,是无常的,是毕竟空的,不要随顺一般的习气。我们大乘佛法也做一些慈善事业,世间的老百姓也做慈善事业,但是这个精神是不一样的。大乘佛法是观察身心世界是苦恼的,是无常无我的。无常无我,你怎么做慈善事业?慈善事业也是无常无我的。但是,他是以大悲心的缘故去做的,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所以他不会耽着现世的安乐,他有更远大的目标,追求的是一个究竟的安乐。所以要紧的是把握一个觉悟的心情,知道身心世界是暂时的因缘,放弃了现世的安乐,追求究竟的安乐,这是觉悟的心情。

第二个,“衣取蔽形,莫贪齐整。食取克馁,莫嗜美味。尝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这是一个惭愧心,说我们经常保持惭愧心,对于衣服的态度:但求能够保暖、遮蔽形体,不一定要多么整齐好看,衣服就是保暖就好了。对于食物的态度:能够克服“馁”,“馁”就是饥饿,不一定要贪求美味。

对于一切的受用,想:我是此世今生积功多少,量比来处,有什么功德能够享受这样的檀越的布施。我们出家人会有这个问题:在僧团当中什么事都是现成的,打板了,出来吃饭;房子,别人帮我们盖得漂漂亮亮的。我们总是觉得这东西很自然。但是这个事情是非常不自然,这背后有很多很多人的努力。所以,诸位你现在是学生,你不能体验,你有一天做了执事你就知道了,“劳心劳力,忧国忧民”。你要知道,今天一个设备会在僧团出现,那背后有多少人劳心劳力的成就,不要老是觉得这个是自然的,要珍惜啊。我们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你得到人身以后,你还得有佛法住世;有佛法住世,你还得有一个僧团让你依止。这些设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这背后有多少人的心血!看看我们这次佛学院的扩建就好了。小小的扩建,你看,劳师动众的。

当然,诸位今天这一代还看到辛苦,下一代的学弟一来,哎,很自然呀,进来就看到这些了,觉得很自然。很自然的结果——你就不知道珍惜,你就不知道这个因缘的难得。一个人得到人身,来到一个如法的僧团,这么一个多么刹那珍贵的因缘,他不珍惜,他就容易懈怠,问题就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对于一切的受用应该想:这件事情不容易,计功多少、量比来处,应该要把握现时的资具,好好地用功修行,这是惭愧心!

——摘自《灵峰宗论导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做一个不后悔的人

一个落第的青年,穷途潦倒,后来春风得意,青云直上做...

每日的生活要如何计划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的呢?有计划吗?春秋时,齐...

善良成就未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当他在田里工作...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人生四件可悲的事情

第一件可悲之事:干坏事 此十分难得之清净人身,如果...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

有什么看不开的呢

比舍是个出名的珠宝商人和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一次,比...

能遇到佛经是无量劫来的福德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天乘十善业之口业

我们看天人的口业有四种。 第四、妄语戒。 在天人因地...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人体基因与业力信息

现代生物科学说,人的基因(DNA)决定其体型、相貌、肤...

【推荐】福德的力量比聪明的大脑厉害

学佛后,不要去讲碰运气,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么时...

【佛教词典】趣入地

【趣入地】 p1326 瑜伽二十卷十六页云:谓若趣入自性,...

【佛教词典】不净行

又名非梵行,梵是清净的意思,非梵行是指淫事,因爱染...

论发菩提心与往生

1、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

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圆破色阴超劫浊 在整个五阴的对治当中,第一个所要对治...

邪淫后身体的苦痛

生于此世间,受此身体,而行淫行,获得诸多烦恼,诸多...

「钢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晒蜡法师

过去我在观宗寺时,闻谛闲老人有一最器重的学僧持律法...

最富的时候

一位打工仔,外出闯荡多年,睡过街头,捡过垃圾,挨过...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

透过声音使心灵稳定下来

观世音菩萨由于修习《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证入诸...

星云大师《修学华严的利益》

修学华严宗,或受持《华严经》,能得到诸多利益,所谓...

为何至心念佛能消多劫生死之罪

诸经典中都说念佛有无量的功德。为什么会有无量的功德...

在顺逆境中不为所动

佛陀说睹境不动难,意思是:身在顺逆境界之中,而能不...

20种五谷杂粮的药用价值

一、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

五浊恶世,唯有净土可通入路

原文: 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若教赴时机,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