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谦卑的力量

2015/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谦卑的力量

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坚实的心念。

以既懂得保护自己,也不使对方受伤的厚道,成就自己、同时也不忘成全别人。

朋友住在海边,他家前院有—块小空地,种了几棵香焦树。因为照顾不周或营养不良,显得了无生趣。只有其中比较大的一株、累累结了几串青绿的果实。听说结了果实的香焦树,会自动枯萎死亡。他把几串香蕉果实采收下来以后,小小的庭院,剩下一片沉寂。夏天结束之前,他要暂时离家一阵子,出发的那个清晨,他索性把所有的香焦树都砍了,打算等到换季时,收种别的植物。

没想到当秋天才来,他回到海边的小屋时,发现前院的空地又长出一棵欣欣向荣的香蕉树。仔细确认之后才发现:离家那大清晨,当他整理砍下的香蕉树茎干时,因为搬运不及,无意中留下—株看起来已经毫无生机的枝杈,在他离开的这段期间,默默地展现它的生命力。

当他主动与我分享这个感动的经验,我不禁想起少年时曾经在攀登高山、寻访神木途中,遇见从岩石缝隙长出的百合花。它的根脉紧紧抓住岩壁,努力探出花蕊盼着绿荫筛下的丝缕阳光。看见生命中谦卑的力量,带给我朝圣般的感动,久久不能忘怀。虽然,当初登山的目标之—。的确是为了仰慕神木而来,但是,意外发现的百合花,散发着优雅而神秘的气息,同样令人震撼。

神木是巨大的;百合花是渺小的。但是和整座森林比起来,神木也是渺小的。谦卑的力量,不在于形体的大小、气势的强弱,而是用柔软的姿态,包含着坚实的心念。以既懂得保护自已,也不使对方受伤的厚道,成就自己、同时也不忘成全别人。

谦卑是:态度上的敬让和心情上的礼貌。

必须心甘情愿地付诸在行动上,才不会失之肤浅、虚伪。

曾经读过—篇论述历史的文章,谈到清朝的大臣李鸿章引荐德国人梅廉朵夫到朝鲜担任官职,启程前,李鸿章提醒他:“拜见朝鲜上,记得要行三跪九叩之礼。”梅廉朵夫并不苟同,李鸿章坚持说:“否则,你会被赶回中国来。”

将此忠告谨记在心的梅廉朵夫,在谒见朝鲜王时,特别把深度的近视眼镜取下,恭谨地行了三跪九叩之礼,因此很顺利地把自己融入打进朝鲜的官场里。不坚持自己的身段,愿意“入境随俗”,就展现了谦卑的行为,体贴对方之余,同时也说服了自己,不会觉得受辱。

谦,是态度上的敬让而不自大。卑,更是一种心情上的礼貌与客气。两者相辅相成,心甘情愿地真挚付诸在行动上,才不会失之肤浅、虚伪。

缺乏谦卑的心灵,就无法真正原谅。

不刻意争辩自己是对的,可以锻炼自己宽容的心胸。

一点点小善小恶,都足以影响整个社会风气。无奈的是,许多对社会风气有示范作用的名人,都忘了表现自己谦卑的一面。打开电视,每天看的就是政治人物对骂的口水战;影视明星也常互揭疮疤、藉由到法院按铃控诉增加知名度。他们都忽略了——放下身段其实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掌声。

有时候,我们明明没有做错什么,但是已经察觉对方不开心的时候,不妨主动向他道歉。 “如果我在无意间有所冒犯,请你原谅!”这种谦卑,不但不会贬低自己,反而会因为表现诚恳的关心,而赢得友谊。尤其,是非对错还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愿意主动道歉致意,并且不刻意争辩自己是对的,更可以锻炼自己宽容的心胸。

表现谦卑,并不是为了要得到什么好处。而是在消极的那一面,让自己和别人,都好过一些;在积极的那一面,经过自省之后有所学习成长。遭遇挫折的人,将因谦卑而放弃埋怨,重新找到成功的方法。拥有成功的人,也将因谦卑而不自满,表现友善亲切的质感。

西方的谚语:“谦卑,是一种美德;但是,当你知道拥有它,就会失去它。”

人生不同的角落,都能够发现:谦卑,其实是很巨大的力量。无论是健康、爱情、人际关系、工作、钱财,当我们可以坦然接受挫败,学习经验教训,不再怨天尤人,谦卑的力量就会带领我们绝地重生。即使肉体毁灭了,精神仍长存。

现在,我还经常想起父亲在病房度过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尽管,死亡对我们而言都是没有经验而且充满恐惧的大事,父亲却安安静静躺在病床上,任无声无息的日月 交替在病床边的外窗,直到他轻缓地吐出最后一口气。属 于他的时间静止在医疗监视器的萤幕上;而我的人生却还 必须走下去。

失去父亲的我,如孤臣孽子般回首过去,看见他一生的沧桑。因为年少就重听的缘故,不多话的他经常用沉默表达他对人的友善。他的个性敏感,善于体察别人的恩惠,大半辈子的劳碌,都花在加倍偿还这些人情的温暖,主动把自己仅有的一切拿出去分享。谦卑,在父亲的字典里,从来就不是保守怕事的注解,而是理智勇敢的释义。

节俭朴实的父亲,留下最丰富的遗产,就是谦卑的力量。他身体力行地告诉我:“生命的价值,不是自己拥有多少伟大的成就,而是给别人多少切中需要的成全。”正如同西方的一句谚语:“谦卑,是一种美德;但是,当你知道拥有它,就会失去它”的道理一样,父亲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拥有这个特质,却让我一生景仰。

本来,我以为:在生命的道路上,探访数百年高龄的神木,可以学习谦卑的精神;如今,我才发现,从岩石缝隙长出的百合花,也可以看见谦卑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学佛后对鬼神也应该和善恭敬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

星云大师:了不起与没什么了不起

佛光山为纪念开山三十周年,决定制作一部有关佛光山的...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能忍之人有大力量大能力

人者,忍也 忍字从刀从心,心字上面一把刀啊!心是很敏...

声声木鱼的力量

大约二十一年前,本人有一天和一位朋友在苏州近郊登山...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不悭财物长

恒思得慧根,恭敬得义理,无贪作事成,不悭财物长。(...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

本焕老和尚:2002年深圳信德图书馆开示

各位居士:你们大家好! 我看你们各位在念佛各方面都...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佛教词典】知礼

(960~1028)北宋天台宗僧。四明(浙江鄞县)人,俗姓...

【佛教词典】田素庵

宋末元初人,属临济宗。又作田素庵。江都(江苏)人,...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

学佛人须以躬行实践为事

汝既发心皈依,今为汝取法名为德熙。谓以大菩提心,俾...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观音菩萨的三十二应身功德妙用是怎么来的

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如何掌握唯识的宗旨

唯识的宗趣应该怎么掌握呢?更进一步怎么掌握呢?看下...

哪怕是饿着,也别去做屠宰的行业

要把你所学的佛法运用到你日常生活当中,不要让佛法跟...

边地疑城往生

在《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中,释尊开示边地疑城往生之...

慧律法师《去贪则清凉》

学佛,就是要超越自己。但要从何下手呢?第一,要从去...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