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净界法师  2024/05/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跟一般的点不一样。

我们先谈如果你没有学《法华经》,你这个净土宗会怎么修。净土宗的修法有两个重点:第一个,你要会念佛;第二个,你要会往生。这是两码事,因为念佛面对的是佛号,往生你面对的是弥陀的本愿功德。念佛我们就不谈了,各凭本事——你怎么去专注,建立心中的佛号,你一句佛号念诵听,这个事修就不谈了。

我们先谈往生好了。你临终的时候,佛号现前的时候,你的心态很重要。你必须做到一个标准,叫做顺从本愿。这个顺从本愿,净土宗是要有取舍的,你要能够离开娑婆,要厌离娑婆,要欣求极乐。欣求极乐这一块我们就不谈了,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你怎么去借相修心,这个就不谈。我们就谈谈厌离娑婆,因为这个是关键。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我们是在无量劫当中,在娑婆世界生生世世地流转,累积很多对娑婆世界的贪念,留下很多对娑婆世界美好的影像,然后才要想离开它。这是个困难点,的确有一点困难。而且要快速离开它,临命终的时候,需要马上做出选择。所以,贪恋娑婆是我们净土宗每一个人必须走出过去的一堂最艰难的功课。因为你不走出过去的妄想,你没办法迎接弥陀的光明。

那你今天,如果说你不修理观,你就从苦乐的对治着手:因为娑婆世界是痛苦的,极乐世界是快乐的,所以我放弃痛苦,追求快乐。合理!但是有什么问题?因为你没有修理观,你的内心是自我意识,活在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本身就是随顺于生死轮回的,所以你的修学变成怎么样?变成逆流而上。你的心本质是随顺生死,然后你要抗拒生死,用佛号去对治它,靠你的信心,那就很困难了。因为你的本质是随顺生死的,因为自我意识,你的心本来是攀缘的,那你只能靠“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你靠很多的佛号,靠对阿弥陀佛的信仰、信心,靠你这种事修的愿力,来建立一种抗拒强大的生死轮回的力量,逆流而上。这个是事修法门。

如果你透过《法华经》的理观,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内心,把自我意识的模式转成清净心、菩提愿,你的心是顺从菩提。而极乐世界跟无上菩提是一条路的,就是往生是三百由旬,成佛是五百由旬,这整个是一佛乘的。所以你的心已经调整成不是顺从娑婆,你只是面对如梦如幻的娑婆世界留下的影像,要面对而已,但是你的大方向是顺从无上菩提了。顺从无上菩提,你马上能接受、顺从本愿,不需要理由,就是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不必靠苦乐的对治。因为我要成佛,所以我要往生。而这个思考是更高的高度了。这样大家听懂了吗?

就是你修《法华经》以后,你会有一种成佛的意乐,就是你的心已经是随顺无上菩提了。所以你从随顺无上菩提,要随顺于弥陀本愿就相对容易。你不学《法华经》,你的心是随顺生死轮回。你本来心往这边走,要把它拉回来,要逆流向上,要把随顺生死的心转成随顺往生的心,困难!

就三种随顺,随顺菩提,随顺本愿,随顺生死。你看,有一句话很重要,说“生本无可恋,死亦何须厌?本来无生死,生死由心现”。当我们临命终的时候,要离开我们非常熟悉的生死轮回,就算你的准备非常够,你已经知道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它伤你太深,但是你临命终真的要离开它的时候,你心中还是有纠结,因为你认为它是真实的——它是真实的,我要离开它!但是,如果你认为本来就没有生死,你就很好离开——本来就没有生死,人生是一场梦,我只是醒过来而已。这样是不是比较容易离开?所以理观的好处就在这里,它从根本上心态改变了。

这个地方很重要,诸位!你不修理观,你临终这一关,你从一种顺从娑婆要转成顺从本愿,是一个大难题。因为你跟往生的愿力的方向是相反的,然后你靠你的事修要把它调整成一样,是困难。但是你学《法华经》,如果你把这个清净心菩提愿学会以后,你跟往生是同一个方向,本来就同一个方向,它很好转过去。就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相对容易。大家体会一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种种佛事,念佛功德最大

我们要做种种佛事,无非是消灾延寿、祈福、超度,要知...

大安法师:念佛法门能够令我们离开魔障

念佛法门有佛力的加持,还能够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只需要念一句佛号,就可以解脱吗

问: 请问,净土宗,只需要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用普贤十大愿来念佛

和尚慈悲,诸位执事慈悲,大众师父慈悲,请坐下。今天...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

家庭和谐的十个要点

一、当家庭的啦啦队长(多鼓励),不要当办案的审判官...

楞严法语

◎ 以我(虚云老和尚)的愚见,最好能专读一部《楞严经...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与草木何异

问: 一个人若无喜怒哀乐,无情,与草木何异? 妙境法...

【佛教词典】释迦牟尼 (Sakyamuni)

Shijiamoun   佛教创始人。本名悉达多,意为义成就者...

【佛教词典】受学家食戒制意

亦名:学家受食戒制意 戒本疏·四提舍尼法:“(提舍尼...

玄奘西行得佛菩萨慈悲加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

「一心生二门」和「入不二法门」两个「二」相同吗

问: 请问法师,一心生二门的二和入不二法门的二,两个...

多运动是保持身材健美的良方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里的一句话,影响了几千年来...

慧律法师《执着心是痛苦的渊薮》

我们不难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则社会愈进步,...

四种布施时的想法,果报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位名为四姓的居...

佛陀成佛的过程

经云:现五浊刹,随顺群生,示有尘垢,沐浴金流,天案...

世间的四种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里为比丘们开示法要...

憨山大师《观心铭》

观身非身,镜像水月。观心无相,光明皎洁。 一念不生...

印光大师念佛法语10则

1、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

在身心世界中找到一个不变的理体

我们的本来面目有两个相貌:第一个是不变性,第二个是...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种子

我们一般人还没有成就圣道之前,是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