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如瑞法师  2015/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

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和有智慧的人打交道;要尊敬有道德的人,这是最吉祥的。

世尊是佛的十种德号之一,它的字面义是“世出世间唯佛尊重。”佛是众生的导师,九界众生都尊重佛。

那什么是愚痴的人呢?愚痴人就是没有智慧的人,无知的人,不信因果的人。贪也好,嗔也好,都是从愚痴来的。愚痴就是无知,就是无所明了,不明白事理,处事没有智慧,不信因果,不信佛法。像这样的人,我们不能跟他交朋友,所以不能去亲近他。应该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呢?应该与有智慧的人来交朋友。

净饭王是佛的父亲,他曾经教育太子交朋友有三个要法:第一、见到朋友有过失,能够晓之以理来谏劝;第二、见到朋友有好事,要能够深深地随喜;第三、朋友在苦厄当中,有了困难不相舍弃。如果具备了这三点,可以和他交朋友。

在经论里也经常提到,善友能成为众行之本。如果能有善友,这是万福之基,也就是生万福的根本。所以,亲近善友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好处,能够使自己的身心内外都得清净。我们学佛的人,更是要根据佛的教来选择道友。

在《佛本行集经》里面,记载着这样一件事:佛和难陀,他的弟弟,路过一个鱼市。走进去后,佛让难陀拿一把鱼草。待难陀拿了一会儿,佛说:“好,你放下吧,你看看你的手。”难陀一闻,一股鱼腥气。佛又领难陀走到一家卖香的铺,这次佛让难陀拿包过香的纸。拿了一会儿,又让他放下。难陀对佛说:“哎呀,我现在手里都是香气!”

佛说:“交朋友也是如此。你和不好的朋友在一起,久久就会沾染恶习;你和善友在一起,久久就会熏习到很多好的东西。”

众生的性是不定的,遇到好的人,可能会学好人;遇到坏的人,虽然开始时你不想跟他学,但是久久地在一起,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呢?

华严忏中说:“自从无始起无明”,无明是无所明了的烦恼。为什么会造很多的过失呢?这中间有一个不好的助缘,就是不好的朋友。“亦值恶友增我情”,当你起贪心想偷的时候,朋友马上就来:“好,我给你放哨!”这样,东西就偷成了。不好的朋友,常常能够成为自己做恶事的助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推荐】不彰别人的短处,不炫自己的长处

不要彰扬别人的短处,应该要为他极力的隐瞒;不要炫耀...

「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

念佛人的四类朋友

每个人,依过去世的种种因缘,总会认识一些朋友。念佛...

人缘不好要怎么办

人缘不好者往往有一个毛病,自以为是,瞧不起别人;看...

亲近善知识很重要

学习佛法,应当向善知识学习。过去有一头驴子,它的主...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人一生所要读的书

有人说,人生要读三本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

积德行善才能改变命运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

只要这个业还没有成熟,你就有机会

业当然它有两种情况:第一个,它只是在酝酿当中,它还...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佛教词典】有空不二

有者相有,空者性空,相有不离性空,性空也不碍相有,...

【佛教词典】续宝林传

凡四卷。后梁惟劲编。内容系惟劲集集唐昭宗光化年中(...

想当官还是要靠积德

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

能如是者,寿已尽则决定往生西方

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有一篇开示《与方圣胤居士...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

不知道

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

净界法师:净土念佛与大乘教观

我们大乘的菩萨,如何把净土宗皈依的心跟大乘佛教里面...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圆瑛法师《劝修念佛法门》

念佛发起因缘第一 念佛即是修行第二 念佛最为稳当第三...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