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净界法师  2015/11/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子路,子路这个人是好勇过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一个人掉到河里面去,他赶快把他救起来,这个人的家人很感激他,就送子路一只牛。子路这个人很谦卑,“哎呀…不敢当啊,就把牛还回去了”。孔子知道以后,非常不高兴说:“子路这种行为,以后会有很多人,淹死在河里没人救了。”为什么呢?子路考虑的是个人的小节;孔子看到的是大节,他看到的是一个社会的风气。

因为,古时候的人,并没有因果思想,约束这个世间的行为,来自于赏善罚恶。结果子路的善法,没有得到真正的奖赏,很多人就没有修善的动力。依照孔夫子的意思──你应该接受嘛,私底下再送给别人就好了;你不接受…那大家修善的动力就没有了。

又比方说:在一次的祭祀当中,需要一只羊当祭品。子贡看到这只羊要被杀,觉得很可怜,就为这只羊求情啊。孔子说:‘汝爱其羊,我爱其礼”。他说:你看到的是表面的这只羊,我看到的是广大的社会风气,你看:我们透过祭祀:

第一个、让人家敬畏鬼神,当佛教没有出世的时候,人们凭什么断恶修善?烦恼习气很重的,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个鬼神的思想,让我们产生害怕,不敢造恶,这个需要透过祭祀来形成这种思想。

第二个、尊重祖先,我们为了不让祖先蒙羞,所以我们不敢造恶业。

所以祭祀的存在,在当时的社会是维持一个人断恶修善的一种力量。总而言之,不管是世间的圣贤、出世间的圣贤,他们的重点就是培养知见————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假设我们疑误了无量众生,这样子的过失,当然罪重,让他产生错误的判断。

比方说:我造了恶业,我怕啥!我师父帮我加持就好了。

你是在害他!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还不敢造太大的恶业,你每一次把他的业力挡掉,等到他哪一天恶贯满盈的时候,你挡不住,你就知道怕了。表面上在保护他,其实你是在害他。

一个善知识,要能够让他明白道理:什么是善的因缘,什么是恶的因缘;让他知道怎么去趋吉避凶,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善知识。

因为一个人的颠倒说法,使令佛的说法功德、法的开慧的功德,在人世间慢慢的消失掉,误导了无量的众生,这个过失就很重了,所以要堕无间地狱了!这是佛陀的教诫。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邪淫之事为天地所不容,神鬼所愤怒

非正式夫妻而行淫事者,是为邪淫。此事天地所不容,神...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圣严法师《逢凶化吉》

在发生911恐怖事件后,大家都希望我不要去美国了。 我...

修行错误比没有修行更糟糕

佛陀出世之前,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也都发心很圆...

世间人为什么怀疑善恶因果的存在

又三业殊体,自同有定。报定则时来必受,非祈祷之所移...

打知名度的多,真实了生死的少

佛法进入末法的时候现在我们已经快三千年了,进入末法...

梦参老和尚:如何寻觅善知识

问: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寻觅善知识,希望能够救济苦...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不是境不顺,是内心矛盾

江西云居山真如寺,禅堂有明神宗皇帝御书的匾额楹联:...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若不以教印心,终落邪魔外道

佛祖一心,教禅一致,宗门教外别传,非离心外,别有一...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

【佛教词典】剑树地狱

(界名)十六小地狱之一。长阿含第十九地狱品曰:久受...

【佛教词典】亲缘

念佛行者所蒙受摄取之利益有三缘,亲缘即三者之一。即...

念佛与十大愿王

念佛与回向 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为的是常随佛学,这与...

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步

问: 和尚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和尚也需要和时代同...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倚天屠龙记》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张三丰向张无忌传授...

【推荐】一个人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时期

美国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开普通房。侍者...

痛苦的果报,都是由错误的思想产生的

在依他起性当中,依他所执的遍计执是没有的。这个地方...

圆因法师《将心比心谈放生》

一 放生甚难 放生一事,在今天法弱魔强的混沌时代提倡...

何事劝人生彼国,只缘此土道难成

为什么只是劝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历代祖师大德有智...

上当之人大多心有倒惑

据《大庄严论经》第十五卷记载,释迦牟尼佛说过这样一...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

女人常生气易得九种病

俗话说,气大伤身。医学上认为这很有道理,对女人来说...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