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每个的灵性苏醒,都需要时间

2015/1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每个的灵性苏醒,都需要时间

以前我父亲不信佛,我们烧香拜佛吃素他都要骂,记得第一次请观音菩萨回家供养,我还怕他把菩萨给扔了。结果还好,没有赞同也不反对。后来他来了一趟观音寺,观音菩萨大威神力真不可思议。他一回家,改掉了以前餐餐都要鱼肉的习惯,喜欢吃素了。而且还会在家里上香拜佛。认识我父亲的,都说他改变了许多。

讲这个事情,想说的,就是给众生一点时间,那些不信佛的,毁谤三宝的众生一点时间。同时也不要小看他们。他们一回头,放下屠刀,可能是别人更精进,更快成就。

每个人的灵性苏醒,都需要因缘。有的人经过了一场大灾难,或者大病后,灵性才苏醒,才开始信佛。有的人,善根比较深厚的,可能听闻了钟鼓的声音,灵性就苏醒了,就开始出家信佛。众生因缘不同,不要小看那些没有学佛的人,他们也是未来佛。

佛菩萨度化我们,都要花费累劫的时间,我们业障重,进进出出的,但是佛菩萨从来不舍弃我们。哪怕我们造了多少的恶业,只要一念回头,佛菩萨都在彼岸。所以,如果父母不信佛,亲属不信佛的,不要对他们没有信心,也不要小看他们,也许他们成就的更快。

唐朝的玄奘大师去印度取经,在雪山遇一个尊者入定,就用引?磬把他敲醒。尊者说,我要等释迦牟尼佛出世,和他一起度世。玄奘大师就告诉他,释迦牟尼佛早就出世了,都涅槃了一千多年了。尊者说,那我入定等待弥勒佛出世。玄奘大师就告诉他,弥勒佛出世要等太久,不如你去投胎,等我到西天取经后回来,你和我一起弘扬佛法。然后唐玄奘就告诉他去皇宫里投胎,做太子,将来出家。

等到唐玄奘取经回来,刚好是十六年后,就问皇上,说可有太子十六岁。皇上惊奇,说没有。后来一查,才知道生在大臣家里,是个花花公子。这个尊者投胎后,有隔阴之谜,把前辈子忘记了,不跟着出家。唐玄奘就请皇上下旨让他出家。他不得已,但是有三个要求,就是要三车,一车美女,一车酒,一车肉。皇上也同意。然后他就带着这三车去寺院出家,人称为三车和尚。到了寺院,听闻了钟鼓声,尊者才记得自己的前缘,退去了三车,安心出家。这就是后来的窥基大师。

罗汉来投胎,都有隔阴之谜,不可以小看任何众生。要等待对方灵性的苏醒,在没有醒来前,做的都是梦里事,迷迷糊糊,一天醒悟了,也许可以做人天师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沙曷比丘饮酒醉卧树下,为何世尊还赞叹他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有一千二百五...

谁没有善根

佛陀时代,有一老人听说出家修行能够离苦得乐、解脱自...

佛经中的六成就

佛经的第一段经常有一个很相似的开篇,如《佛说阿弥陀...

菩萨度众生的「八所以」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重点指出八所以,即我们之所以...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有心世道之人,咸皆提倡佛学

佛法者,心法也。此之心法,乃生,佛,凡,圣各所同具...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一位母亲一生中撒的8个谎言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

内心要常怀感恩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们要学习。学的道理越多,在生活当...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 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

【佛教词典】入观

(术语)观者观照之义。吾人静止散乱粗动之心,则诸法...

【佛教词典】有漏断

以有漏的道法去断除烦恼,如凡夫修行有漏的六行观去断...

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到的工作不想做

道德首要做人基,学是成就功德地,耐得人事多历练,心...

一偈治病并能身相具足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为官无功便有过,为僧无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古时有一官...

唐代中原著名高僧一行和尚

一千二百六十年多前的唐开元年间,一位身披袈裟的和尚...

极乐世界的往生者有重量吗

问: 佛经中有描述,极乐世界的地面有落花,诸上善人踩...

没有人可以伤害你的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你说...

四祖道信禅师的念佛禅

道信禅师根据《观无量寿经》的教诲阐述了心与佛的关系...

斤斤计较,很难获得快乐

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的确,生活中有...

《黄帝内经》养生精华50句

▍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念佛就是听自己念出的声音

问: 从《楞严经》所看到说,山河大地都是佛的法身所变...

一边挣扎,一边念佛

我每天功课不缺,礼佛,诵经,念佛,出了佛堂念珠也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