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2015/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代出家当和尚的10个条件

很多影视剧里都有这么一个桥段,古人犯了法或杀了人,就逃去出家当和尚避世逃脱法律的处罚,这种做法在古代真的有效吗?从流程上看,古代出家真有这么容易吗?和尚你想当就能当吗?

且不说在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代武宗、后周世宗等灭佛时期,出家难上加难。就是在古代大多数崇佛时期,出家也不容易。在崇佛时期,穿上出家人的衣服,帝王看到都会合掌问讯,就是尊敬他的道德、学问、德行,他就是“人天师范”,言行举止是天上、人间的榜样。

所以,那时出家要经过皇帝考试,考试及格才颁发文凭,称作“度牒”。考取度牒之后,你跟哪个道场、哪位法师有缘,就到那里出家。若没有度牒就剃度是犯法的,要受国家法律的处分。

为增加财政收入,官府经常出售空名度牒。据宋代《燕翼诒谋录》等书,宋徽宗初年每道度牒价钱二百二十千,卖度牒成为官府重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得之不易,大家都非常重视,《水浒》上说鲁智深溜下桃花山,“胸前度牒袋内藏了真长老的书信”,可见度牒是小心收藏的。“棒槌似粗莽手脚”的孙二娘也有温柔的一面:她取出度牒,缝个锦袋盛了,教武松挂在贴肉胸前——可见这本护身符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古代出家有很多详细的要求,以下仅列举最常见的十条。

1.非是太老或太小,生活能够自理。

太老者,过七十,若减七十,不堪造事,卧起须人。若过七十,能有所作,是亦不听。年满七十,康健能修习诸业,听与出家。若太老,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者,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越毗尼。(《僧祗》)

2.具丈夫身,有坚强意志,能吃苦耐劳。

欲新出家者,先说苦事:谓一食、一住、一眠、少饮食、多学问,言能不?答:可者。方得受之。(《僧祗》)

3.父母允许。

若有来求出家者,应先问父母许已,方与出家。若不先问与出家者,得越法罪。(《出家》)

4.没有犯边罪。

曾受佛戒已(含白衣五戒八戒在内),于淫杀盗妄四重戒中,随犯一戒,即漂弃佛海边外,故名边罪。

5.出家的动机纯正(非是贼心入道)。

为衣食利养混入僧团,盗听大僧说戒、羯磨、同僧法事,受人恭敬利养礼拜,名为贼住。

6.志性坚定,信仰明确。

曾为外道来受具戒,后复入外道,今又重来出家受戒,此人志性不定,名为破内外道。非佛法器,佛不许度。

7.没有债务在身(非负债人)。

有负债人逃避债主而出家,乞食为财主捉;财主嗔恚言,沙门释子尽是负债人。不得度负债人出家。(《四分》)

8.不是承担社会重任的官职人员(非官人)。

不应度大臣出家,见来求请应须诘问,汝非王臣不,若不诘问与出家者,越法。若外国人来,无人委识,应与出家。(《杂事》)

9.身体健康。

病者,癣疥,黄烂,癞病,痈痤,痔病,不禁,黄病,疟疾,謦咳消尽,癫狂,热病,风肿,水肿,腹肿,乃至服药未得平复,不应与出家。若已出家,不应驱出。若度出家受具足者,越比尼。(《僧祇》)

10.四肢齐全,五官端正。

手足不健全、聋、哑、盲、跛、曲腰、侏儒、极丑等不能出家。

可见,古代出家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的,只有达到标准才能出家,只有手持度牒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和尚,否则就是“非法”出家,犯了法出家当和尚就能免被法律处罚的说法也真心不靠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十方丛林的警策格言

自古以来,丛林即是十方人士聚集之所,过去我国的四大...

弘一大师: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杭州这个地方,实堪称为佛地,因为那边寺庙之多,约有...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清净乞食住

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一日清晨,舍...

上报四重恩,是哪四种恩呢

在回向时,大家常念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四恩是...

一日一夜的出家功德,便得命终生天的福报

过去,卢留城有一位优陀羡王,具足大智慧,聪明绝顶,...

出家人不求名利,但名利自然也会跟着来

出家人不要喜欢衣、食、住充足,若贪享受则容易懈怠。...

出家与行孝

昨天《佛教孝亲思想的省思》一文,有关孝亲的话题,引...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学佛的人,一定要有宽恕的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夫妻之间如果互相有宽恕的心,夫妻的...

【佛教词典】声具五德

【声具五德】 p1392 瑜伽十五卷十五页云:何等为声?谓...

【佛教词典】不定观

(术语)台家所立三种观门之一。非初观实相,又非次第...

扫除尘垢感得相貌庄严

记得在佛的公案里边,有位尊者的前生是香灯师,每天打...

出家人完全禁欲有三种原因

有人问,佛教主张禁欲,是否又主张苦行之嫌疑?答案是...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人和篇》

节省可以医贫,满足可以医贪 恬淡可以医躁,宽厚可以...

天魔出现往往有这几个特色

一般我们除非深入教理,否则很难从魔所说的相似法教理...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在「眷属爱」与正见之间做出抉择

做为一个有情众生,有些生命上的需求,是绝对不可少的...

偏执无生之理,轻视往生之事

执著有往生的事相,虽然不了解无生的道理,但老实念佛...

如何消除嫉妒心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

佛法修学的目的---破妄显真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它跟...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问: 为什么要戒杀放生? 方海权答: 欲知世上刀兵劫...

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此话该不该说

问: 常听说某某师是佛菩萨再来,不知有何根据?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