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消除嫉妒心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些人看到别人得到荣誉、好处或利益,表面上也许会说些赞美的话,但是内心却不服气;也有些人会对他人的成就抱持「没什么了不起」的想法,这种微妙的心理状态就是嫉妒。嫉妒普遍存于人性之中,即使有修行的人,还是会有嫉妒心理,只是程度深浅不同而已。

嫉妒心会让人迷惑,丧失看清自己的机会,也会使得好事多磨,产生很多阻碍,这和自私自利、争名夺利的情况很类似──自己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例如,有一位男士拚命追求一位美丽的小姐,但是这位小姐已经有男朋友,所以始终没有回应。这位男士追求不成,便想破坏她所拥有的幸福,像这种报复的心态就是嫉妒所造成的。又例如,原本可以心情愉快地做事,却因为心理作祟,一想到自己所嫉妒的人,心里便浮现许多批判的字眼,使自己烦恼不已,以至于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久而久之,这种情绪便会累积转化成怨气。

就佛法的观点来说,嫉妒是非常严重的烦恼心,它与瞋恨心有关系。佛法所说的三毒一般是指「贪、瞋、痴」,但也有一些经论说是「贪欲、嫉妒、邪见」,后者以嫉妒代替了瞋恨,可见,嫉妒心、瞋恨心属于同一层次、同一性质,同样都会害人害己。

人人都有嫉妒心,佛法甚至认为它是根本烦恼之一,学习如何放下嫉妒心,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功课。

避免嫉妒是双向的,一方面不要嫉妒别人,另一方面也不要引起别人的嫉妒。方法可以效法〈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中的第五愿──随喜功德,也就是对于别人所得到的利益、所做的好事,要感同身受的随喜、赞叹;其次,也要将所有荣誉归诸于大众,而不是归功于自己一人。

记得有一次,我获得一个公益基金会颁发的爱心奖,当时一共有十个人受奖。在颁奖典礼上,我发表感言说,我得到爱心奖,并不表示社会上有爱心的只有十个人,我们这十个人只是比较具有代表性而已,同时我们也比较幸运,因为别人的推荐而获奖;其实还有许多人一直默默地耕耘,只是没有被推荐。另外,这项荣誉,并不是专属得奖者的荣誉,以我个人而言,是因为有法鼓山,藉由义工菩萨、信众菩萨们共同的奉献,才能得到这项殊荣。所以得到的荣誉,大家不需要嫉妒,因为这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大家共享的;这不仅勉励个人,也期待有更多人效法奉献。

在得到荣誉以后千万不能骄傲,一旦骄傲,便很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凡事谦虚,就不容易引起嫉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贪著名闻利养,世世随业流转受生死苦

往昔无数劫时,有一人行大布施,供养外道梵志无数千人...

常做这五件事,就会消耗掉福气

从一个人的行为上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常做...

随喜是增长自己功德最便宜的事

随喜功德,随喜一切众生、随喜一切诸佛菩萨,愿一切众...

升迁如何避免被嫉妒

被上司赏识、升迁,本来是件好事,却惹得同事眼红、流...

贫儿欲与富等财物喻

从前,有一个穷人,只有少量的财物。看见非常富有的人...

任凭风浪骤起,闲看花开花落

世事繁杂,良莠不齐,许多事情惹人不得清净。或许生气...

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

随烦恼二十:言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圣严法师:不贪着禅定之乐

修习禅定的人,他们的眼睛、耳朵、鼻子等五官,甚至于...

圣严法师《看清执著和固执》

我们常说坚持己见的人太固执或是执着,到底什么是执着...

圣严法师《烦恼是助道的因缘》

我们会觉得有烦恼、有苦难,是因为不明状况,不了解原...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

【佛教词典】迹本

即诸家释法华经时所判之迹门、本门。法华经二十八品中...

【佛教词典】持戒精进

亦名:戒不缺不穿漏无染污 子题:戒不缺、戒不穿漏、戒...

星云大师《特殊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们这一次夏季佛...

苦难轮回不堪 心灵深处探求解脱

在人生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念心」,也就是观念要...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助念他人,启示自己

张奶奶老人家舍报了,家属不同意为她助念,即便是免除...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居则致其敬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无...

积聚福德资粮

我们知道积聚福德资粮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不积...

懒是大恐怖!你想要的美好统统离你而去

别译杂阿含经 八十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

大安法师:念佛是为了什么

问: 念佛是为了什么? 大安法师答: 当我们知道阿弥...

老实念佛,渐离生死

怎么渐离生死?就是用般若智慧现量观察这个世间的无常...

为何每天勤修却进步不大

对自己没有要求,或不希求未来的果德,只是完成眼前的...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