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净界法师  2015/1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

大悲心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当然也应该要修大悲。

大悲心的修法,首先“正修大悲心”,要生起大悲的心情。

第一个,知母

我们回忆过去的生命有无量劫的生命,而每一次的生命都必需要有一个母亲来受生,所以每一个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这个就是“知母”,如实地了知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的母亲。

第二个,忆念母亲的恩德

每一个众生做我母亲的时候,都是十月怀胎的生育之恩,乃至种种的辛劳养育之恩,所以我们应该对过去的如母有情生起感恩、报恩的心情。由这个感恩、报恩的心情,激发我们的慈心跟悲心,希望在前面所修持的礼拜、赞叹、作愿、观察这些禅定智慧的功德,能够让众生有诸痛苦离开痛苦,没有安乐具足安乐。

这些就是说,当我们修习前面的止跟观的时候,由禅定成就净土的善业力;由观成就净土的观照力。但是有时候我们会落入“我爱执”,活在自我意识的颠倒中。这时候修大悲心,就能够把这种爱护自己的心,转成爱护众生的大悲心,所以修知母、念恩、报恩,能够把心的颠倒转换。以后就可以修回向了,我们有想要利益众生的心,就可以回向。

回向的内容有两个:

第一个是“回染向净:成就自利的功德。”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回向,所谓的“愿生西方净土中”,把杂染的果报回转到净土的功德。

第二个是“回入娑婆度有情”:“回小向大”,把这个狭小的心量变成广大的胸量,成就利他的功德。

这个地方我们要注意一个重点:

净土的本尊相应,你要跟阿弥陀佛的心感应,本质要相同。阿弥陀佛的心是大悲心,如果我们的心是狭小的我爱、自私自利的心,不可能感应道交,这两个不相随顺,气味不同。

所以修大悲心,不是说你能够付诸什么行动,你可能只是在佛堂里面修观:知母、念恩、报恩,你什么都没有做,但是只要你能散发出大悲心的气氛,就对了!所以重点是在气氛,而不在于实际的行动。

你一定要把“想要众生离苦得乐”的那种悲悯心生起来。即使你不能采取行动,也能够感应道交,所以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透过回向来修大悲。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鸟雀报恩引路,破获盗杀大案

宋朝时候,井陉(今属河北)有一任县尉(相当于今天公...

为你点盏灯,将我心照亮

有这么一个故事:漆黑的夜晚,远行寻佛的苦行僧走到一...

为大众服务应该要有慈悲心

不管执事(执事是指在僧中做事,服务大众的人)也好,...

慈心龙王消伏怨害

菩萨在久远劫前的过去生,曾因为瞋心的缘故而堕为龙身...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修学

从究竟意义来说,四无量心是我们每个人提升精神层面的...

放生条件不具足,有哪些方式可替代呢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有哪些替代放生的方式? 如果没有...

慈悲是一种真实的能量

以宽容与忍让接纳对方的攻击,以微笑回应俗人们的讽刺...

这些杀生的场所都不会有吉祥的事情

我们看现在世间的众生,残酷无情地杀害生灵,引取无厌...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别的地方

前几天,有几位女众想出家,我说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

如何判断菩提心真不真

问: 师父,那这个菩提心真不真,有没有什么检测的标准...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佛教词典】五箭

譬喻五欲。又作华箭。谓五欲之魔能破坏种种佛事,如箭...

【佛教词典】上求菩提

(术语)对于下化众生而云上求菩提。向上而求菩提,向...

圣严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问:这句话是不是叫我们不要执着,但也不要因无所执着...

80后工科博士的自白: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1986年12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2013年工科博...

放掉无谓的固执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

有一丝毫的放不下,功夫就不得现前

想得一个见地,想得一个功夫,这都不是想出来的,想也...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

有一个让我们心碎的问题,就是,这一生,无论你过得得...

如来的身光,每一道都有大功德

有人问道:师父,要怎样才能见到佛身呢?想要见到佛身...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星云大师《佛教奇事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改命需先认命

有一头牛在田里犁地,好多年了。每每它抬头的时候,看...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精力追求升职加薪

问: 在家居士该不该花一些精力追求升职加薪,以及更...

知足

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