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憨山大师  2020/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是故佛说金刚戒,心地法门,乃断欲之利具,出苦之舟筏也。

汝今幸闻此法,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如圆觉经云:“当观此身,四大合成。”我今观此坚硬归地,润湿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谛观四大,各有所归,今此妄身当在何处?

如是观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久之纯熟,当见此身忽然脱空,四大若空,诸苦顿脱。即此工夫,便是出生死之第一妙诀也,从上诸祖,未有一人不从参究中来,得了悟心性者,未有不修而能得利益者。

汝当更念,此身虽苦,幸存一息,尚可求能出之方。若一失此,身枉着袈裟,则将来三途之苦,动经长劫,虽欲求出,不可得也。故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勉之毋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念经持咒与念佛是否冲突

问: 念佛法门成就佛道。请问读诵诸如《金刚经》、《...

佛陀的福报可以跟众生分享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

惑业未尽的高僧也难出轮回

历代开悟而没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轮转。有可靠的资...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

初学净土法门从哪儿入手

问: 法师,对于初学者,尤其是想修净土的人请您给一...

想求的求不到,想舍的又舍不脱

学佛的想求解脱,我们知道,不想执著,不想烦恼,这么...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体悟苦谛的小沙弥

在人间,父母、子女亲情难以割舍,面临生离死别之时更...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

佛教弟子修出世法,唯自利利他二种妙行。利他谓之修福...

解读「生命的第一课」

2014年2月17日,成都各中小学正式开学。值得一提的是,...

佛法的修学是由内而外,先端正其心

我们在修行当中,有发心、修行、证果。发心就是成佛的...

演培法师《学习地藏菩萨的孝亲精神》

诸位居士!每个夏历月之初一,本堂举行金刚法会,都对...

【佛教词典】诸上善人

许多上等的善人,通常是指等觉菩萨。...

【佛教词典】除疑怪菩萨

除疑怪,梵名 Kautūhalah。又作除疑盖菩萨。大众若有...

印光大师《放生十大功德》

(一)无刀兵劫。世上刀兵大劫,皆由人心好杀所致。人...

只剩一具尸首,你还想她吗

一个人的一口气没有断,很像一个样子。等到无常鬼一到...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一心归命如何运用在生活中

问: 请问师父,何谓一心归命,我们修行净土的行者,...

年纪大了就不要研究教理吗

有一种错误的说法:你年纪轻体力强,应该研究教理;如...

持戒之人,所求如愿;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对于戒为第一安稳功德住处,...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

靠自力到极乐世界去,东南西北怎么辨别

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