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净界法师  2015/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持“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在念佛的当中,要先改变我们的心态,不要用生灭心来修学,应该把这种杂染心提升到清净心。你要安住在你的“本来面目”,安住在你的“清净本性”来提起佛号。

比方说你盖房子,你的房子盖得很庄严,里面的建材装潢也很庄严,但是你的房子是盖在一个地震区,那就要小心了!你平常没有先调整你的心态就开始念佛,依止生灭心、依止攀缘心来建立佛号,就像一栋美好的房子盖在地震带一样,你这个佛号是不坚固的。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公案来说明这个道理。过去中国上海这个地方,有一个姓林的居士,这位居士他的家族是做买卖的。后来,他就继承家业,做一些生意买卖,赚了不少钱。这位林居士他在中年的时候,听到了念佛法门。他就很虔诚地念佛,也发愿求生净土。他把所赚的钱,买下一个很大的花园,叫“怡园”,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念佛堂。他不但提供给大家共修,他平常也参加念佛共修,算是蛮虔诚的净土修学者。他到临终的时候,很多的同修来帮他助念,他本身也有念佛的善根;有内因力,又有外在佛号的牵动,内因外缘俱足,所以他刚开始佛号念得不错。

但是,念到一半的时候,因为他娶二个太太,他大太太是学佛的,他小太太没有学佛,他平常对他的小太太心中有所贪恋,当他小太太来的时候,就开始向他哭诉说:“你走了以后我怎办?…”因为他平常在念佛的时候,并没有调整他的心态,他还是依止生灭心,他的生灭心就是一个情感的心,带有业力跟情感的心。一个有情感的人,他听到他平常所爱的人的音声,内因、外缘的碰撞,这时候就触动他的烦恼,他的佛号就被破坏了。所以他在他小太太哭闹当中,本来是很安详的脸色,马上就转成一种很不好看的脸色,当下就往生了,后来在香港转世为一只小狗。

这个公案大家都很清楚,在《倓虚老和尚开示录》有提到这个公案。之后这只小狗还托梦给他儿子,把它找回来送到寺庙去抚养。

意思就是说,这位林先生在他一念的心中,建立了很多的佛号都没有错,但是他的心态错了,他没有调整他的心态,他依止生灭心来念佛,依止攀缘心来念佛,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有一点风吹草动,这时候就“心随境转”了。

我们要求的佛号,是要很坚固的;我们要求的佛号,是能够不随外境转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

诸位要知道,你现在开始调整你的心态,还来得及;在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这件事很重要!一个是依止生灭心,一个是依止不生灭心,有这二种情况。

什么叫安住在不生灭心呢?

那你就必须对整个人生,要有很彻底的了解,你才能够进入到不生灭心。“不生灭心”是我们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必须要有一些智慧的观照;换句话说,我们要从一个攀缘心到达不生灭心,禅观的智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的心态与音声

音声乃心性的外显,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即为妙音,从...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念佛时间被占用了,利生事业是否要往生后再来做

问: 每天念佛的时间被发心做事占用了,而且有空念佛时...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心微起恶念,即便忆佛,以佛力故,恶念自息

原文: 凡公临私养,历涉缘务,虽造次而常内心不忘于佛...

念佛时如何同时操作理观跟事修

问: 请问师父,当我们念佛的时候,要如何同时操作理...

心不受任何善恶的干扰,这才叫真修

我们修行有三个步骤:第一个一定要先进入寂静的观念,...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小食物,大功效——素食的药用价值

糙米含有维生素B1和其它B族维生素,能治脚气病、减肥;...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会得了,一切处都是道,会不了的,就被时光境界转,这...

笑看得失,淡观荣辱

一个人活在世上,目的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到底什么才是...

受持五戒的意义与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

【佛教词典】真歇清了禅师语录

凡二卷。又作悟空禅师语录。宋代僧清了(1089~1151)...

【佛教词典】迦逋大

(动物)梵名Kapota,或译鸽。或译鸠。大威德陀罗尼经...

李恒钺《向受过现代教育的人介绍佛教》

前言 今天来讲此题的目的,是以学科学的头脑来观察分...

是什么牵引我们进入未来世呢

每个人在饱尝了一生的苦乐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要趋于陌...

佛教中的「称谓」有哪些

称谓是一种礼仪,也是身份的代表。在佛门里,称谓代表...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

【推荐】了生脱死的人一定要有与众不同的气魄

何不弃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生意不好该如何改变

问: 师父,最近几年生意不好做,我想着改变,但又不...

此乃往生之要关,诚念佛之妙诀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 西方极乐,谁不愿生...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原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

修行人一念贪恋投胎为小狗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他赚了很多钱啊;...

如何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长自我的智慧与慈悲?当从惭愧、忏...

为人处事,如何不让自己伤痕累累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