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2016/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这或许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静下心仔细思考的问题,而在古人看来,与至亲交往,理应记住《礼记·表记》中的这三点: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不失足于人,慎重举止

“不失足于人”的意思是,在人前应该注意自己的举止仪态,一抬手一投足要有分寸。

“大处难处看能力,小处细处看修养。”无论是在家庭中亦或是在挚友前,每个人的思想状态都是最放松的,也就是在最为自然状态下显露的行为才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行。

为人父母者,在生活中应起到的是榜样作用,孩子在成长中会潜移默化学习父母或长辈的言谈举止,正是在生活中的细微行为给予下一代的是不可估计的影响,这往往比有声教育来得重要来得深远。

不失色于人,控制情绪

“不失色于人”指的是,喜怒克制于心,不常外露于颜。

家庭中,特别是关系亲密的家人之间,是一个相对安全包容的环境,因此也就养成了对待至亲时存在着放肆性。有些时候,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承受一些压力,没有办法发泄出来,只好到家中进行宣泄,所以总是喜形于色,将自己的情绪与脸色不加节制地丢给了家人与知己,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该能理解,必须去包容,却往往忽略了情绪承受者的心情。

孔子说孝敬亲长最难的是做到“色难”,“色难”难在何处?难在虽有一颗恭敬的心,却难有一个谦和的态度。如今的我们,虽无法做到事事和颜悦色的恭敬之态,但在对待至亲与知己时,懂得控制情绪,不失色于人,才是真正的为人雅量。

不失口于人,先思后语

“不失口于人”,讲的是说话谈吐应考虑听者的感受,懂得换位思考,先思后言。

在古人看来,人生有四件事是一去不回的:出口之言、发出之箭、过去之时、忽略之机。而其中,出口之言是居于首位的。

当人处于压力下,往往忘记了怎么好好说话。也就造成了,在情绪的宣泄过程中对亲近的人使用嘲讽、歪曲、夸大、贬低、晦暗等等的语言。最后我们的压力得到一定的释放,却对听话者带来了烦恼与不适。如果对方再对伤害进行反击,家庭的冲突就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对话氛围就毁在了一时的口不择言上。

与最亲近的人相处好

人与人的关系,越是亲近,越容易肆无忌惮,越容易发脾气,容易任性与冲动,也就在不经意间造成了互相的伤害,然而,可悲的是,有时我们总是想着去花大力气,大心思去处理纷繁复杂的各类人际关系,却往往忽略了去如何与最亲近的人相处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合理地舍弃,才能得到更珍贵的

有一只狐狸,看到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树,枝上结满了诱人...

人生应该做到的十件事

一:孝敬供养父母师长。 一切善法都建立在孝道上,对...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

生命危脆不能长久

昔日佛在毗耶离城甘梨园时,比丘们观察到此地平正庄严...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寻平处住,...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为什么会感觉到空虚

有人发短信问我:人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空虚呢? 顾名...

禅定者调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师原文: 夫初欲入禅调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调身之...

念大悲咒应具有这十种心

有弟子问什么时候可以持大悲咒?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

【佛教词典】殟波陀

【殟波陀】 p1298 世亲释八卷九页云:云何菩萨其施清净...

【佛教词典】三纲

(一)指寺院中统领僧众,职掌事务之三项僧职。纲,意谓...

妙莲老和尚《阿弥陀佛与持戒》

阿弥陀第一 净土念佛法门是往圣前贤人人趋向,千经万...

修福从恭敬三宝开始

问: 请问法师,弟子刚刚皈依,应当如何理解三宝的功德...

【推荐】做生意最精明的境界

有一位建筑商,年轻时就以精明著称于业内。那时的他,...

德文法师自述学佛出家因缘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见...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

一心专念预知时至

丁菉馨,浙江嵊县人,从事教育学生的工作,屡次参加科...

大安法师: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摆脱焦躁心态

问: 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无论念佛还是为人处...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

念佛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於口者。然回向祗...

十个人吃饭,每个人看到的饭菜完全不同

讲到根、尘、识三法,佛陀为了让我们了解生命的因缘的...

鹦鹉闻法投生天道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位须达长者,对...

12种帮助排出湿气的食物

出现这些状况,小心湿气上身: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