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该懒散还是精进

圣严法师  2012/08/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多人认为现代人之所以心里不安,是因为生活太紧张,同时物质欲望太高,以致于每天忙碌追求、身心劳顿。长期生活在这种物欲和紧张当中,心灵当然难以平静。

英国文学家也是哲学家罗素,曾提出「懒散论」加以对治,他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们太勤劳、太追逐物欲的享受,当我们把这些资源都用尽的话,很可能就会影响到后代子孙的生活。所以他提倡:人们应该稍微懒散一点、简单一点,更加重视精神的享受,人生才会过得好一点。

佛法则是勉励人要精进,但是也强调人生就像琴弦一样,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紧声音太刚不好听,而且可能一弹就断;却也不能太松,太松就弹不出声音,所以要调得恰到好处,不柔、不刚、不紧、不松,持之以衡,这就是佛教「调琴论」所说的精进。

人生也是一样,罗素的「懒散论」,应该是用于那些有工作狂的人身上,他们为了名利地位而拚命追求不停,总是永远不满足、生活得很痛苦,这样的人实在是自己痛苦,也让别人跟着痛苦。

从资源消耗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认为是因为人们的努力,才使得地球资源愈来愈少,而是因为人们不知道怎样运用资源,为了自己生活上的便利或生活享受,就任意破坏自然、伤害自然。

人的生活不能太紧张,我在带领禅修的时候,一定是先教放松身心,身心放松之后,做任何事都可以不慌不忙而循序渐进。但我倒并不一定赞成「懒散论」,我赞成的是人要有点时间悠闲,适度的放松,像「悠然见南山」这种心情就很好。但这并不是一天到晚睡觉不做事,而是偶尔欣赏南山的风光,然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耕作生活,还是照常进行,并没有懒散,这是过去田园生活的享受。

现在的都市人,也同样需要调剂自己的生活。所谓的调剂,就是当工作告一段落的时候,必须转换一下,不要同一个工作一直勉强做下去。我经常提醒大家反省:「可不可以不要每天赚钱?是不是也可以有一天、两天做一些不为钱、不为名的事?」虽然身体一样在劳动,但是心境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这就是生活的调剂。

法鼓山的团体有上万位义工不断地在付出,利用他们的假期、生活的空闲来奉献,做得很愉快,同样是日以继夜,可是跟平常为了赚钱、追求名利的心情完全不一样。所以心情的调适,能使得一个人的观念或是感受完全转变,这不是靠懒散来做调剂的。

转换工作环境,或是换一种心情,调剂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懒散,同样可以获得身心休息的效果,这种不紧不松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工作自在语:

转换工作环境,或是换一种心情,调剂一下自己的身心,不一定要懒散,同样可以获得身心休息的效果,这种不紧不松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

学佛人要透过这关,不需要去求

这个世间还有求不得苦。由于我们有欲望,对外部世界有...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佛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

以下引经中圣者的精进境界,作为学人发愿的目标。阅后...

一天24小时的使用法

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规划、安...

盐在生活中的妙用

虽然食盐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放个几年不成问题,但是...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圣严法师《如何去烦恼,得心安》

现代人的寿命比古代人长,一天走的路,看的书、写的文...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利行──最有号召力的行动方式

佛教有一个名词叫「四摄法」,其中有一项是「利行」,...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自杀到底算不算杀生? 答:算。用自己的意志、自...

【佛教词典】行苦

【行苦】 为三苦之一。行是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

【佛教词典】破有

(术语)有者三有或二十五有,言三界之生死也,如来为...

父母之恩,昊天罔极

有一位研究力学的教授常常跟学生讲述一个道理高空物体...

在教在禅,皆修净土,同归一源

然于百丈立祈祷病僧,化送亡僧之规,皆归净土。又曰,...

任职70年的香灯师:一位平凡比丘尼的觉悟之路

修行本就是贯穿在日常生活中,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修行人心不要急躁,也不要生卑劣心

《华严经》里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

世间有五种不易

黄龙慧南禅师说世间有五种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

至易至殊胜的净土法门

世人往往以为简易的东西比较不值钱,殊不知对人至关重...

最终都要归于一把灰

一个亲戚去世了,我们送她到殡仪馆火化。我对火化的环...

一个人的福报,靠攀缘拉关系来改变是很难的

蟾宫折桂,金榜题名,是很多未谙出世解脱法之人所追求...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矮国王

微观人间片段,以小见大,说浮生,道世情,情到深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