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恒传法师  2016/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福德不具,万事不顺

很多人到寺院求财运,求官运,求平安……烧了一辈子香,求了一辈子福,可到最后,他们绝大多数人还是该怎么倒霉还怎么倒霉,该怎么贫穷还怎么贫穷。为什么?你问他信因果吗?他说信,大概谁都能说上两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善因得善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这些话套在自己身上,却怎么都想不明白了。不明白宿世因这世果、这世果宿世因的道理,怎么讲都不行。还有一套振振有词的说法,埋怨菩萨不慈悲,没有对自己有求必应。不会细想自己为什么财运不好,为什么违缘重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凭什么要财运官运,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所祈求的到了,自己能否承受住?

很多人不知道种福田,只知道有问题到寺院求,为自己的利益、欲望祈求,佛教中供养三宝、建造寺院、塑佛像功德是很殊胜的,多部经典都有讲到,可是他读了经,知道功德殊胜也不会去做。他永远不懂“舍得”二字,为什么我要一帆风顺,要升官发财反而让我先做功德?要明白,福德不具,万事不顺。当一个人现有的福分超过所能承受的福分时,一点小事他也会耐不住,会产生抑郁、自杀、忧愁、争讼、烦躁、悲伤、绝望、怨恨、指责等情绪。某段时间没有福报,即使拥有很多财富,也感受不到快乐。福报不足的人,好比一锅汤,遇到些许小困难,就像一碗污水倒入一锅汤,整锅汤都坏了。而福报大的人,好比大海,一江污水流进大海,海不会被一江水转污,相反能把它转清,让自己更强大,纳百川而成百谷王。彻底消除一切问题的方法,就是增长福报。

我们常说行善积德,其实善和功德是两个概念,不在一个层次面上,善累积的多,成为福报,福报大了,才成为功德,善事是为人知,做功德是发自内心,无所求,不需人知,只做事,不留名,也称为阴德,阴德积得久,越积越大,你的福报就越大,甚至福泽你的子孙。

只要你从内心发出这一念,不论钱财多少,都功德无量。三宝是大福田,我们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建德培福,哪怕一点一滴,都是功德殊胜。不要在障碍违缘重重时才想起做,为时已晚,就如平时在银行储存,无论多少,日积月累,等到急用时,也心有底气。我们常说“厚德载物”,只有福德深厚,当福分来临,也有能力承受,才能承受所拥有的一切。

修行,修什么,修的是这一颗心,如果这一颗心都没有修正,说什么都没有用,走尽名山大川也枉然,拜遍诸山都没有用。我常说“求而不得,不求自得”,当自己没有福报,怎么祈求都不会得到,而自己有了福报,不用求,该自己得到的,自然会得到。诸位善士谨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能够不见别人的是非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

圣严法师《自找苦吃的人生》

没有一个人喜欢受苦,总是希望快乐,所以会趋吉避凶、...

人生如梦了不可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推荐】杀生为何短命,布施为何有福,这些都从哪里来

我讲一个小故事,把十行作总结,故事出自于坐花志果:...

如何理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问: 如何理解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为什么净土法门要不断地讲世间的苦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其顽迷,而令起厌离。摄则...

一切善缘皆回向愿生西方

斋僧供佛、烧香献花、悬幡建塔、念佛礼忏,种种三宝上...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

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孔夫子生在春秋时代,这个时候是周朝,周朝到了后期,...

当下是我们唯一拥有的一刻

如果我们花许多的时间担忧昨日发生过的事,以及明天将...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

【佛教词典】真如都

(术语)真如为诸佛之证处,故云都。依随缘真如之义,...

【佛教词典】三阶院

(名数)奉三阶法之诸院。...

不能只为今生做打算

由于我们的目光短浅,我们通常都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我...

常念「生死无常」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这是印光大师警示我们学佛者的佳...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为什么出家人很少生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数据...

性格决定身体的健康

英国诺丁汉大学和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健康心理学家马丁...

贫人持戒脱离险境

佛在王舍城,为五百罗汉、菩萨千人说:从前有一贫人因...

骄傲的猴子

在一座深山里,有一群猴子,相处得非常和睦,好像大家...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庐山百八摩尼劝人念佛文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三世诸佛...

星云大师《文人与禅》

各位教授、各位同学: 今天承蒙贵校的邀请,能够有机...

何等众生具备往生净土的资格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

是贪欲葬送了它

内蒙古草原上有一种鼬鼠,很有灵性,整天忙忙碌碌,不...

大安法师:往生后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弥陀佛承担,是不是违背因果

问: 师父曾说往生后,往昔一切恶业不必受,一切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