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宗立法师  2017/05/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佛经,需要注意的大致有三点,那就是时、处、法。

一、什么是时呢?

时,又包含几种意思:

1、读诵佛经所选择的时间段

一般我们建议在清晨读诵佛经,因为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能够在早晨读诵经典,那接下来一整天都可以用经典加持自己,其中的利益自不待言。

还有同学说实在无法早起,那能不能在中午或者晚上读诵呢?如果无法早起,那在其他的时间读诵也是可以的。在晚上睡前念诵,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佛经可以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内心,也是不错的选择。

另外有同学问起晚上能不能念《地藏经》,这是因为他们听说有些人在晚上念诵《地藏经》会遇到与其有缘的众生出现而受到惊吓所以才会这么问的。

其实不必担心,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可以说是特例。如果万一遇到,心中保持镇定,用慈悲心诵经,最后一并回向给于自己有缘的众生就好。

当然,如果实在是害怕的话,那就选择白天念经好了,毕竟,念经是为了让自己安心,而不是让自己闹心,不是吗?

值得注意的是:读诵经典有个大的前提,那就是念经时不要打扰到其他人,不要让别人生起烦恼就好。否则对别人、对自己都会造成伤害。

2、读诵佛经时间的长短

读诵佛经的时间长短,一般没有特别的要求,视自己的精进程度而定。因为每个人的能力不同,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硬性规定。

如果非要加个限制,那就是:如果可以的话,居士至少要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来念诵经典,这样才能形成相续,让经义在自己的心中慢慢地沉淀,潜移默化地增加自己的智慧。

当然,在自己能力允许的范围内,能够读诵越长的时间越好,多多益善。

3、受持一部经典所花的时间

一般来说,我们都建议将一部和自己有缘的经典作为自己受持的经典,如《金刚经》、《药师经》、《普门品》、《楞严经》等等常见的大乘经典。然后将读诵该经典作为自己的每日功课雷打不动,如此日久功深,必定功不唐捐。

如果非要加个期限,那就是尽形寿,也就是一辈子。

另外,因为修学的需要,也可以在短期内受持一部经典。比如说,如果最近数年在学习《法华经》,那就可以定《法华经》为这数年内受持的经典。

以某人为例,就曾受持《金刚经》两年、《法华经》三年、《圆觉经》两年、《华严经》三年,而且在受持这些经典之外,还长期受持一部经典,作为终生的功课。

二、什么是处呢?

顾名思义,处,就是处所,地方。也包含以下意思:

1、读诵佛经的处所

读诵佛经的处所,除了佛殿之外,一般就是静室,也就是无人打扰的清净屋子。总之,能够找到一个无人打扰、可以安心念经的地方就行。可以是书房、办公室、公园等等地方。

要不,在念诵佛经的时候,突然受到惊吓,又或者被人打扰,那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2、共修的处所

参加过共修的同学就会知道,如果大家在一个场合里面共同修行,功德辗转增上,是非常殊胜的。

如果有机会,同学们还是可以尝试多到寺院里面参与大众共修的。

一则大众共修,可以互相敦促,彼此精进;二则大众共修,佛菩萨加持更胜。

三、什么是法呢?

这里讲的法,主要是说读诵佛经的方法,也是诀窍。大致有以下意思:

1、读诵佛经的方式

读诵佛经时,视环境的情况,可以选择出声念或者默念。一般来说出声念,可以避免昏沉,而且印象更为深刻。默念则适用于不方便出声,怕影响到别人的场合。又或者是想要深研经义的时候,可以选择默念。

2、读诵佛经时的发心

当一滴水放在什么地方不会干涸?佛陀告诉我们,是放到大海中。

那我们读诵经典应该如何发心才可以将功德利益最大化呢?

那就是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起得到佛法的利益,那念诵的功德,就会大到不可思议、远远超出你的想象之外。

3、读诵佛经的具体方法

当我们念诵佛经的时候,观想佛陀就在我们的眼前,而我们的历劫师父师长和冤亲债主在我们身旁,和我们一起念诵经文,领受经义。

在念诵的时候,我们的心随着经文的内容而代入到经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仿佛我们正在佛陀的座下闻法一般。

这就是念诵佛经的秘笈之一。

最后,以《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经文和大家共勉。愿大家早证菩提,吉祥如意!阿弥陀佛!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亦复如是,有信乐心。若不闻法则生苦恼,若得闻时,信解受持,常乐读诵,甚大欢喜。当知此人,即是见佛,亦即亲近供养诸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论昼与夜,应常念佛陀

乔达摩弟子,常善自醒觉, 无论昼与夜,彼常念佛陀。 ...

诵经的六个诀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蚯蚓一个生命能变成两个生命,这是为什么

问: 这里提到这个蚯蚓被切割成两段,但是蚯蚓的两半均...

圣严法师:向佛菩萨祈祷有用吗

是的,佛教深信祈祷的功能。事实上,从灵验的程度及灵...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

证严法师《无声的说法》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慧眼比天眼高明多了

前面我们讲到了天眼比肉眼要高,慧眼比天眼又要高明多...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

【佛教词典】底理

禅林用语。指道理之究竟。碧岩录普照序(大四八·一三...

【佛教词典】业镜

指照业之镜。又作净颇梨镜、净玻璃镜、业镜轮。在幽冥...

守摄诸根食知自节

久远以前,有五位沙门在波罗奈国的深山中隐居修行。这...

勤修十善是预防远离灾难的最根本方法

2014年可以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世界各地灾情频传,马...

念佛人临命终时,该怎样面对病苦死亡

今天我们讲的是《临终切要》,《临终切要》呀,就是讲...

念佛当心存敬畏,立早晚课,读经看论

人生世间,第一要亲近良师善友。有良师善友,便可归于...

出了三途的众生为何又回来了

修行必须有善知识护导我们。地藏王菩萨就护导我们,他...

皈依三宝获福无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园时,一日对比丘们开示:皈依具...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推荐】调整心态比你佛号数目更重要

净土宗一般人的盲点在哪里?在第一个。我相信净土宗的...

四十八大愿——(第37愿)归依感动天人

我成佛时,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的诸天人民,闻信...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

莫把「小资情调」当佛法

我的一个朋友学佛有一段时间了。她很热心,到各种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