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2014/05/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教以虔诚念佛,三年便证念佛三昧。著《净土决疑论》,教人暗室念佛,闭了光源,厉声大念。他认为修行的人,要断绝视听,心舍俗缘,擒住乱心,注想于佛,易得三昧。《大集日藏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大声称佛则见大佛,三昧易成;小声称念,遂多驰散。”

释道绰的豆儿念佛

唐释道绰大师,十四岁出家,初习经论,事瓒禅师学禅。后见昙鸾师碑,读毕大生向往,从此崇净业。坐常向西,六时礼敬,口称佛名,日以七万为度。当用麻豆而为数量,一称名,便度一粒。天天如此,积数百万斛,各地望风成习,后世效法的不可胜数。

江公望击舌应心的念佛

宋司谏江公望居士,少年登第,名著当时,酷好宗门,蔬食葛衣,砥节励行。晚年专修净业,悟入念佛三昧,作“念佛方法”文,刻石流布。文中说:“称念阿弥陀佛,有巧方便,无用动口,不出音声,微以舌根,敲击前齿,心念随应,音声历然,声不越窍,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舌既行声;耳还自听,心念心听。乃至营办家事,种种作务,亦白不相妨碍。”此舌根击齿念法,属于默然持名。

释中峰有三时系念的念佛

元朝释中峰明本禅师,禅净双修。尝言禅者净上之禅,净土者禅之净土。有净土诗一○八首行于世。他认为末世众生,性多荒怠,喜简畏繁,而倡导“三时系念”。那就是晨朝、日中、日没三时,令行者不生苦感。隐含“有、空、中”三教义。系念一处,想于西方。

释宗本有三字资粮的念佛

明代释宗本禅师,年十五出家,彻悟性宗,专修净土。撰《归元直指》一书,说“欲生净土,须办净土资粮——信、愿、行三字”。有偈言:“从是西方进,迢迢十万程;资粮若具足,何愁去不成。”至于念佛规则,主张不受拘束;或高声念、低声念、流水念、顶礼念、摄心念、参究念、观想念、轮珠念、行道念、住立念、静坐念、默念、明念、千念万念,皆同一念。

憨山有以毒攻毒的念佛

明代德清大师,晚号憨山老人,是禅净相融的大德。他认为参禅要离想,念佛专在想;以众生久沉妄想中,离之实难。若将染患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转换方法。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移参究心而念佛,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二六时中,单将一声阿弥陀佛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若遇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不安时,就将这一声佛,提起一逼,即见烦恼当下消灭。若念佛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

紫柏有梦中不断的念佛明代的紫柏大师,认为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佛不间断。是以烦恼欢喜都动他不得。今人合眼睡时便忘了,如此念佛,念数十年也没有用。直须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若睡梦中不能念佛,一开眼时,直奔佛前,痛哭流涕,如此做数十次,自然大昏睡中,佛声即不断了。人生如觉,人死如梦,梦中念佛人,临死自然不乱。

金山活佛念佛

金山活佛行、住、坐、卧只有一句佛号,他念的佛号,与人不同,古今专修净土的人,都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或“阿弥陀佛”,活佛他却别致,他念佛是念“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八个字,而且他念这句佛号,还有一种腔调,有节拍、有音韵,并不是普通人念佛,口有喃喃。说明白一点,他是唱佛,他唱的那个调门,既不像梵呗,又不像寺庙丛林里拜愿的腔调,他是独创一格。他的唱法是这样:“谁……念……南……无……阿……弥……陀……佛……”若用木鱼、引磬合起来,是一锤木鱼,两锤引磬,恰恰是两眼一板,这是他领众拜佛的明堂,拜一拜,就这样唱一句,若是问人家念佛,就只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不过念的句子,还是有抑扬高低的声音,假设他一个人唱佛,那就要带上一大节尾巴:“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如……来……世尊……是活佛。”

他这样的唱佛,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算得是活佛的“不二法门”。他唱的佛号,好听极了!活佛的嗓子像洪钟一样响亮,每一个字唱出,都有旋律,其音幽雅,有如溪声流水一般,余韵不尽,使人听了尘念顿消,身心轻快。活佛的这一句“谁念南无阿弥陀佛”,带给我们许多的启示,活佛的教化,是教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杀放生、吃素念佛,而他的门风也只有“老实念佛”四个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克服忧虑和疑虑的最好方法

我常常告诉我的弟子和学生们要有现在观,观我们现在所...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

恋西大师:念佛要诀八不必

念阿弥陀,不必除妄想,只要声不绝,决定生安养。 专...

念佛是消业障的最好办法

有的众生,杀父杀母,出佛身血,五逆十恶,做尽坏事,...

忏悔有这三种方法

忏悔有几种方法,有取相忏,有作法忏,有实相忏。这里...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佛学漫画】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推荐】念诵太过熟溜或不利于修行

不如法的念诵,就好像从前的留声机(一种通过唱针在旋...

职业与信仰有冲突该如何处理

问: 职业与信仰的冲突如何处理?如何学佛? 宏海法师...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佛教词典】意业

【意业】 三业之一。意即依心王之业;业为造作之义,广...

【佛教词典】百丈怀海禅师语录

唐代僧百丈怀海(720~814)撰。据全唐文卷四六六陈诩...

出家人吃饭为什么用钵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

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

只念一句佛号够吗,需不需要再加经咒

问: 师父您好,弟子觉得只念一句佛号是不足够的,必...

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问: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个在船尾搞勤杂...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

嗡啊吽这三个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总说,可以代表诸佛...

打坐中如何观想

问: 打坐中如何观想? 惟贤长老答: 在打坐中要做到...

没福的婆婆遇上好儿媳

紫烟的儿子要结婚了,因儿媳娘家在杭州,亲家提出先去...

【推荐】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全国各地临终助念团联系方式...

没耐心怎么能得到财富

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