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宽运法师  2017/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

上一次跟大家讲《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因为我们每个人,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我们都是从财、色。我经常说,好财为财所累,好色为欲所伤。就是你好什么,将来得到的苦果都是一样的。佛教里讲因讲果,有因就有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接着我们讲二十三章,二十三章说,妻子甚狱。佛说:“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就是我们对于妻子儿女的挂念,这指的世俗社会的人。比系于牢狱捨宅,比牢狱还要去困惑自己。

牢狱呢,它有假释也好,它有刑满出狱也好,它有结束的一天。但是人系于妻子儿女捨宅的心,永远没有捨离。这样他最后也是没有捨离,所以这是每一个人都是如此。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所有的众生都是如此。就像我们这个身体受之于父母,一路一路以来,我们每一个人皆是如此。财色招苦,妻子甚狱也一样是苦,就是把我们捆在一起。

但是佛教里说,特别是在《孛经》里有讲,佛所意,佛所称赞的有四种。第一种是什么呢?治贪淫,这些妻子儿女是因为我们的贪淫而起,衍生下一代而贪取的。第二,就是我们如何的除秽。除秽就是人家妒忌。第三,除我们愚痴的念头。这些东西是因为愚痴而引起的。第四就是得乐不喜,逢苦不忧。得到乐没有欢喜的时候,逢苦也没有忧虑,人只有这样才叫欢喜自在。时刻都在这种欢喜里,但是世俗社会里的人,系于妻子捨宅,这每一天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每天有所挂念。这也是众生的根性所在,只有这样,你想出家了道,就是你要远离色欲。如果这个欲不能捨离,色不能捨离,你永远没有出离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说我们人生需要持五戒,我们想要出轮回,要跳出三界,就是你要修十善才能升天。

你继续修行,修行什么呢?你要知道苦、集、灭、道,知道人世间是苦,你要离苦、断苦。只有离苦、断苦,你才能升华,只要你升华了,你才会进步。所以人生里我们说,“仰止唯佛陀”。佛陀他是完整的,他是可以说所有的人世间的,各种对他都没有束缚。那我们都知道释迦佛在要成道的时候,天女用种种的方法来诱惑他。但是他如如不动,他没有丝毫的动摇的念头,他没有这种念头。他自己还给天女来开示,他说:“情爱是苦。”她因为从这里的开示得到启发以后,她还得到初果的罗汉。

所以说我们所有的众生,如果不讲不解,我们永远也没有办法得到出离。所以说妻子甚狱,就是这个妻子甚于牢狱,牢狱有出期,但是人系于妻子捨宅这样的心是没有出期的。所以每一位要想学道的人,特别在《四十二章经》里,让我们每一位都应该离家。那你要出家,你离家。如果你不能离家,你身出家心不出家。你的心还是一样,因为我们诸法唯心所造,都是我们心想中生。

因为我们控制意念非常非常的难,那我们怎么办呢。像经里说的,就好像一头牛要吃草,看护牛的人要拿一根杖,杖是什么呢?就是你不要去吃草。就是由戒生定、生慧。我们知道他给我们带来的烦恼,我们自己要有戒、戒行,通过这个戒,我们如何的生定。让我们智慧增长,能够破迷开悟。让我们把自己的身心,超越这些情爱。佛教里说,小爱的升华就是大爱,大爱的升华就是慈悲,慈悲的升华就是大慈大悲。

所以佛教说把这种小爱,升华到对众生的爱。对所有人的爱,这样的爱扩大以后,远远比单纯的妻子、儿女、捨宅。人生的意义大很多,所以我们经常说,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捨无量。只有你慈悲喜捨,把小爱变成大爱,人生的意义就从这里找寻,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发大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宽运法师文章列表

人以爱欲交错,故心不见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

乖,听话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星云大师:从感情的占有到奉献

感情是自私的,俗语说:感情像眼睛,容不了一粒细砂。...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不要以貌取人

回想起我年轻时,从台东要到花莲期间,曾在玉里的一间...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

曾国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兹盖古人学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临终助念家属须知

一、病者静听佛号,实为至善之事,大命未尽,可以却病...

真信不具,法难入心

有法师带居士朝山,顺便来与闲谈。法师也是同道,日常...

【佛教词典】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经名)四卷,赵宋施护译。与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皆...

【佛教词典】麻谷寺

位于韩国忠清南道。号太华山。韩国三十一本山之一。新...

禅净二宗的区别

我佛说法,契理契机,因群机不等,故施设有殊,虽方便...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降伏内心淫念欲望的方法

有一次,尊者宾陀罗婆罗陀阇在婆磋国游化,住在首府拘...

没有一个业是从别人身上跑到你身上的

那么忏悔的第一件事情-思惟业果。就是佛教很特别,它的...

聪明的父母只需教孩子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法华经》开示面对事情的三个态度

《法华经》说: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悭贪的烦恼对治下去,内在心性的宝藏就打开了

一个修行人要修福,但是怎么去修?从哪里下手?这不得...

万般烦恼的根源

唐朝马祖道一禅师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

佛驮跋陀罗尊者画传

一、初露神异 觉贤,梵语佛驮跋陀罗,古印度迦维罗卫国...

【推荐】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施食只会有功德,不会有任何风险,有佛经为据: 1、有...

【推荐】为何越修行习气却越严重

我们的习气应该怎么对治呢? 有修行愈力,习气愈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