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大愿法师  2017/08/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六种灭除贪欲的方法

第一种就是学习不净观。内心记得十种不净,也就是有识不净相一种,然后无识不净相九种,也就是墓园九观,就可以灭除贪欲。

第二种就是修习不净观。有识不净观是观身体的三十二个部分,无识不净观就是观尸体不净,透过禅那灭除贪欲,灭除对有情众生这个身体的贪爱。

第三种就是守护诸根门。就是以正念修持自己的禅修业处,来守护六根门。当眼睛看东西的时候,马上就要能够懂得,按照你所学的马上去修眼门心路过程,你这么一辨识马上就不会起贪欲盖了。哪怕是你不能够完整地去辨识那些眼门心路过程里面一一的名法、名色法,你不能够辨识清楚,但是起码你的心不会被它绑住了,不会被外境绑住,不会起贪欲盖了,所以守护诸根门是很好的方法。

你这样来修的时候,就能够不执取它的整体形象,也不会执取它的细部特征。你能够心依于法,所以修行一定要心依于法,心与法相应。像原来噶当的那些祖师们都是说,心依于法、法依于穷、穷依于死、死为沟壑。有这样的出离心,当然修行上面就能够消除障碍,能够精进得解脱。这样我们正确的方法就是守护根门,就是觉知修观禅。觉知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就是真正地守护六根门。

第四种就是饮食知量。在《中部阿含·一切漏经》里面,佛陀说“他如何适量地饮食?于此比丘在如理地思惟之后才饮食,不是为了玩乐,不是为了麻醉,不是为了魅力,不是为了装饰身体。而只是为了维持和延续这色身,为了去除身体的苦难,为了帮助修习清净的梵行,思惟:如此我就能去除饥饿的旧苦,并且不引发过饱的新苦。”

这是南传阿含里面很简洁明了的饮食知量,这样的实修方法。佛陀开示得非常简朴、非常朴实。

第五种就是亲近结交善知识。重要的就是要与有修持的善知识在一起。不要喜欢跟那些没有修行的人混在一起,尤其是初学者,如果与多贪欲的人经常在一起的话,就容易受其影响,生起贪欲来。应该与少欲知足有修行的善知识在一起。所以老师很重要,善知识很重要。

第六种就是适当的言谈。就是要说与解脱道相应的话,不要去说那些容易引起贪欲的话。如果散心杂话就容易生起贪欲来,要常说能够去除贪欲的,有关于解脱的话,有助于解脱的话,能够导向离欲寂静和涅槃的语言。

比如说在《中部·大空经》上面佛陀也有比丘要适当言谈的教诫。在运用这六种能灭贪欲的方法的时候,心中就能够没有贪欲。修止禅、修不净观等等达到安止定的时候,定力也能够暂时地降伏贪欲。修观禅能够如理作意,观照颜色声音等等一切的外境,一切的其他众生,你看到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等等,都要能够去马上回头来修眼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耳门心路过程和意门心路过程。当然你就能够真正地体悟到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就能够生起观的智慧而灭除贪欲。有时候也要观照: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观智成熟的时候,就取涅槃为目标的四道智和四果智就次第生起来了,那样你就已经走在出世间道上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愿法师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这个身体其实就是一层皮好看而已

一、外表相状的不净:脓血交相润,臭秽常无尽 身体当...

【推荐】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

只要发坚固心和长远心,就可成功

修行一法,易则容易,难则实难。易者,只要你放得下,...

要明心见性,首先要知道如何调心

我们在此打禅七,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静坐的方式、调心...

星云大师《耐烦的好处》

耐烦,是修行的第一步,也是做人处事的首要条件。耐烦...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 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

攀缘妄境,造业轮回

在商朝,商朝最后一个皇帝商纣王,商纣王有一天,有一...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父母是世间最胜福田(经典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多病。有...

「无常观」带给我们什么警惕呢

无常是灭的意思,当人的果报体、或者是畜生的果报体、...

懈之一字,为世间最恶毒之物

懈者,倦之渊薮也。世之万事,若沾住一懈字,作事者纵...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佛教词典】西天

(地名)天竺在支那之西方,故曰西天。佛祖统记五十三...

【佛教词典】五识所依

【五识所依】 识之生起,必有所依,前五识之生起有四种...

己心不诚不正,非佛法之不灵不验也

【原文】 所言异疾,殆宿世之怨业。(怨,世每误作冤。...

维摩诘经的不可思议

说到这部《维摩诘经》,很好!能让我们悟入不二法门,...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

佛教的家庭观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

怡山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宁生边地疑城,不去六欲天宫

唐代的道昂法师、慧光法师、寿洪法师,他们确实在修道...

紫磨金盘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贸易为生,常常到异国采购。这一...

圆瑛法师为什么能从禅堂里穿门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门。怎么叫不二呀?《心经》大家都会背诵...

圆瑛大师与他的四大高徒

近现代,中国汉传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说。他们是虚云、圆...

处理问题的八个方法

有能力的人善于处理问题,没有能力的人面临问题就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