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皆仁法师  2018/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佛门中关于修止的方法有很多,而观呼吸就是其中的一种。但是要注意的是,佛门中的观呼吸是观出入息,也就是梵语中的安那般那。

安那般那,又称阿那波那,简称安般。《增壹阿含经》中说:“世尊告诸比丘:‘当修行一法,当广布一法;便成神通,除诸乱想,获沙门果,自致涅槃。云何为一法?所谓念安般。’”

下面大致介绍一下出入息的修法和注意事项。

一、修出入息时呼吸的方法

我们平时呼吸多为胸部呼吸,偶尔会用腹部呼吸。在观出入息的时候,如果用胸部呼吸,时间久了,会感觉胸闷,喘不过气来。所以,最好使用腹部呼吸,这样有利于久坐和入定。

用腹部呼吸时的要点是:吸气的时候,肚子慢慢自然涨起来,呼时自然凹进去,不要刻意去控制自己的呼吸,要顺其自然呼吸。

所以,为了让呼吸更为顺畅,打坐时,一般建议穿宽松的裤子,裤带也不要太紧。

否则,随着禅修的深入,很容易会造成胸闷气短。

二、留意观自己呼吸的粗细

观出入息的用功之处是呼吸的动作,一呼一吸之间,从鼻子到腹部都有轻重不同的呼吸动作,观不同的部位时,心念所受到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佛陀教我们的方法是观鼻端前的呼吸,是极为微细的动作。如果心缘在此处,很快就能入定。但是对修行者的心念要求较高,如果心念不够柔顺微细,就无法观到鼻端前极为细微的境界。

三、观出入息的用心处

观出入息的时候,用心处应该在六尘中的触上,也就是观鼻子呼吸时和外界接触的感受。细致来说,就是在呼吸时观察人中这个地方的触受。如果你的心念足够微细,在你呼吸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当你一呼一吸时在人中处有风轻轻地吹过。

这对心念较粗的人来说,也许有一些难度,但是也不必心焦,沉下心来,慢慢体会和观察,很快就可以入手的。

开始入手观出入息时,会感受到出入息所产生的八触,也就是长、短、粗、细、冷、热、滑、涩。

所谓长、短,就是前一息和后一息比较,呼吸是长了,还是短了,是呼气时长,还是吸气时长?当你的心念慢慢沉寂下来时,就会感受到你的呼吸慢慢变得匀长。

所谓粗、细,是指呼吸时所产生的风的强弱,如果呼吸时风声很重,那就是粗,反之则是细。如果想要进入禅定,那呼吸的风则要变得很细,当然,这个细是自然而然的,不是生硬控制出来的。

所谓冷、热,是观察出息和入息时冷热不同的比较,这在冬天身体内外温差大时,感受会更为明显一些。夏天身体内外温差不大时,除非你的心念很细,否则不太容易觉察个中的区别。

所谓滑、涩,是指呼吸的难易程度,如果呼吸时像是有阻碍一样,就是涩,而呼吸顺畅,那就是滑。

当你可以轻易感受到这八触时,证明你的心已经开始变得细致,可以更好地修学禅定了。

四、观出入息的注意事项

1、初入手时,要注意呼吸的冷热,不要一开始就急着数息和随息,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2、当呼吸自然转为微细时,那就专注呼吸的粗细而不再关注呼吸的冷热。

3、呼吸越微细,心念就变得越细,就越容易入定。

4、观出入息时,不要将心念固定放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上,只是一心感受鼻端前的呼吸就好。

5、观出入息时,要保持正念,念念分明,把心始终集中在观出入息上,不要分心它顾。

最后以《增壹阿含经》中所说的“诸有坐禅出入息,心意坚固无乱念,正使地动身不倾,此名禅度不应弃”,与大家共勉。

以上就是关于观出入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修行人没有障碍

在东林寺念佛堂外,听过一位师父和大家讲他出家的感想...

打坐时出现幻境,该怎么办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

信佛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没有进步

问: 我学佛已经有一段不短的时间了,但觉得自己没有什...

念佛人要准备些什么事情

净土宗到底要准备些什么事情?简单讲一句话就够了:有...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南怀瑾开示准提法门修法

念准提咒,对于初学者,是否需要记数以及基本的遍数?...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来生怎么样就要看你今生怎么做了

你的来生会是什么样子呢?贫穷还是富贵?健康还是多病...

祭祀神明不用牲礼

祀神不用牲 杭俗岁暮祀神,大则刲羊蒸豚,次则用猪首鸡...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

【佛教词典】大轮明王

梵名 Mahā-cakra。又作大轮金刚。乃菩萨示现之忿怒身...

【佛教词典】经笥

(物名)盛经之箱。释氏要览中曰:经笥法将,并五印度...

放生偿还所欠的无数杀债

我们多今生累劫以来,所造所欠的杀债,可能也虚空也装...

一粒习气之米

沩山灵佑的故事,有一次他的弟子石霜楚圆正在筛米,被...

不拿佛法做人情——记来果老和尚二三事

一、高旻寺革除经忏 内地有经忏的丛林,代信众做一切的...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阿难与摩登伽女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如何消除贪爱心

问: 弟子承认不净观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能在当下立...

净土法门两个重要的原则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我们把这个唯识学的教理跟净土...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

「熏习」的力量

古时农家妇女,在衣橱里放置薰衣草,让衣服充满香味,...

念珠的由来

佛陀驻锡在灵鹫山说法的时候,附近有一个弱小的国家,...

大安法师:不能打骂破戒的出家人

在家居士首先要恭敬僧宝。尤其在佛灭度之后,佛宝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