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林则徐  2011/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纵使每天三炷香也是没用的,神明也不会保佑。

2、【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在家庭里面手足都不能和睦相处,家外又怎能懂得去协助别人,关怀别人,获得真正的朋友?

3、【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一个人的运势确确实实是掌握在自己手上,你心地善良,你们家庭就有一个和睦的气氛,你的团体也会是健康和乐的,所谓公司,家庭风水就好,所以,风水的根本在哪?你的存心,假如你存心不善,纵使你们家是龙穴,三年之后会变鼠穴,是否相信?

4、【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如果人的内心建树不端正,就算饱读诗书,也是用于支持自己的私欲和贪念,多读何益呢?

5、【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一个人如果以为自己学问高便瞧不起人,就会心生傲慢,着一定跟学问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博大谦卑才是真正的学者。

6、【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我们做事情假如不遵循道义、章法,只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去施展,往往吃亏的还是自己。因为天地之间做人做事纲领不会因为时空改变。

7、【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当运势不到的时候,你硬是要去做、去求,就会累了自己也累了别人。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当时机不成熟时,要先充实自己,等待机会。随顺因缘去做事。

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我们假如用不法的手段去获得财富,纵使日后再拿出钱去帮助别人、救助别人,也无法弥补自己道义上的缺失了。一个人对于财富要明理,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9、【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健康是一个人一切的根基,应爱惜身体。一个人生活要有节,不能常常熬夜,不可以暴饮暴食,无视这一切,恣意妄为,身体耗损的很严重,那时候买再贵的药也为时晚矣。

10、【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一个人假如放纵自己的欲望,为所欲为,纵使祖先再厚的阴德也没有用,迟早大祸都会临头。所以千万不可(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阴骘即阴德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论离合,婚姻都是一场修行

关于如何处理家庭伦理关系,佛陀在《善生经》中把在家...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

学道之人的五种心

憨山大师在《示马居士》法语中,以学道之人的五种心来...

【推荐】种好你生命的福田

佛家讲三种福田:第一个福田叫做报恩福田;第二个叫功...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戒定慧三学,学佛修行的基础

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必须知道戒、定、慧三学,这是...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推荐】释迦牟尼佛临涅盘时的几句叮咛

『第一、你问我涅盘以后,依谁为师;应依 波罗提木叉...

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结」

有人说,为什么没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结呢...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修止观,先修止。 系缘守境止: 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

【佛教词典】轻举想

【轻举想】 p1290 瑜伽三十三卷十六页云:轻举想者:谓...

【佛教词典】法差别相违因

【法差别相违因】 p0764   因明入正理论云:法差别相...

知足不是没有追求

01、知足不是没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后要知足,而是在追...

惜福

我的外祖母活到八十岁,她过世的时候我还年幼,有许多...

砍树取果

在一座宫庭中,有一棵非常高大且茂盛的树,结出的果实...

珍惜每一秒,精进学佛法

生命活着是以付出生命为代价。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或...

往生有没有征兆

前几个月,在莲因学院斋戒会上这个课的时候,有一个老...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圣严法师:不除妄想不求真

六祖大师的弟子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一开始就这么...

生气真傻

头顶天,脚踏地, 人生全在一口气; 切记气上有三记:...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三条鱼的寓言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

【佛学漫画】我是谁

【佛学漫画】我是谁...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