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2017/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刚法师临终开示:念佛没有巧路,靠我们老实

我们皈依三宝了以后,不管是出家僧人,还是在家居士,都要常念三宝的功德,要以三皈自居。

居就是住的意思,就是我们的心要居住在佛、法、僧三宝上面,就是我们的心不能离开念佛、念法、念僧,这就叫以三皈自居。

我们常念三宝的功德,一心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我们佛门弟子的基本修持、基本标志。若离开念佛、念法、念僧,谈不到修为。

我们不念佛、念法、念僧,我们就会念世间的这一切事物,就会念五欲六尘、好、坏、苦、乐、成功、失败,就会使我们心上有牵挂、障碍、忧愁、恐惧,起惑造业,所以必须念佛、念法、念僧。

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苦。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像贼似的,在我们这里作乱,我们就不能安居乐业。所以种种障碍,种种系缚,种种逼迫,所以身心苦得不得了。

但是这也是循业发现,循因结果。病苦是从果上说,所以我们要忏悔,在佛前很好地发露忏悔。

因为松树长在高山上,经历了风吹雨打、日晒变化,所以长得更加挺直茁壮。佛子为道也是这样,是因为经历了世间的一切善恶、逆顺、罪福等境界的磨练,而道心更加坚定,不动不摇。

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言不虚也。是知一切法,皆是我的成道处,我应当珍重。我们就能够对这一切所经历的事情,不妄想执着,心无所住着。

好事现前了也莫作好想,因为事情本来不可得,好事也不可得。如果作好想了,就该起贪心了,就能唆发我们的妄情,希望这种好事现前,保留下来别失掉,这就是生死,就是罪业,就是痛苦。

不好的事情现前了,我们了达本空,无我我所,也不作坏想。作坏想了,就会唆发我们的嗔恨烦恼,发起危害,这也是罪业,也是生死,也是痛苦。

打成一片,就是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不管我们是有障碍也好,没有障碍也好,就像祖师说的:“有事也如是念,无事也如是念;苦也如是念,乐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这样,一切生死、疲劳、地狱都会摧毁打破的,我们就会把上极乐世界的道路彻底地通达,走通,中间就不会有障碍。

念佛没有巧路,就是靠我们老实念佛,实实在在地念,心里想,口里念,耳根听。不要口里念佛,心想他缘,口念心不念,祖师不说嘛,念破喉咙也徒然。念佛在心,心里有佛,即是佛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理解地藏王菩萨的「碎地狱」

问: 《地藏经》云: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

电视如梦 念佛醒梦

两年前,一位师兄在学佛小组分享的时候说,她已经不看...

做种种功德都要回向往生西方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初心菩萨亟须亲炙阿弥陀如来

疏文: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

如何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我们怎么把唯识学跟念佛法门结合? 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

我为不信佛的父亲助念

父亲生前不信佛,临终非常苦,在医院里接受种种治疗后...

【推荐】为什么我们平时要念佛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 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

念佛人该如何办丧事

接手书知汝母已于初二日念佛往生,不胜伤叹。虽然,汝...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佛说罪福报应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

贪淫好色的十二个比喻

本文从经典中选取了十二个形象的比喻,目的在于揭露美...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佛教词典】咒禁师

(杂名)结诵印明作加持祈祷之法师也。咒者陀罗尼,禁...

【佛教词典】五种姓(panca-gotrani)

wuzhongxing   佛教教义。姓亦作性。略称五姓,或称...

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信愿持名,就是我们这一部经典乃至净土法门的正宗,最...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关于施食的看法

关于施食的看法许多师兄因为害怕鬼神,不敢施食,甚至...

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做人,精明不如厚道,计较不如坦诚,强势不如和善。 人...

能否往生,看你心中杆秤倾向哪一端

妙成,湖州(今浙江吴兴县)菰城何氏人家的女儿。天生...

心地善良必须以实际利益他人来展现

众生的数目如虚空般无边无际。然而我们总是认为,我们...

戒淫诗(图)

...

无边的生死罪业和痛苦是怎么来的

众生在迷,贪著、攀缘、妄想执著世间、出世间的一切事...

桑葚的功效与作用

桑葚是桑树的果实。桑葚又叫桑果、桑枣,成熟的鲜果味...

如何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