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净界法师  2020/09/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病死,这个才是正常的情况,所以佛陀也有死亡的一天。我们看看佛陀死亡是怎么回事?

经云:“示现灭度,拯济无极。消除诸漏,殖众德本。”

我们先看佛陀入灭的因缘,再说明佛陀入灭所产生的功德。

他的因缘:“示现灭度,拯济无极”。佛陀的灭度,或者我们说佛陀的死亡,它有一个因缘。在藏经上说,佛陀八十岁的时候,吃了一种东西,很像现在的菇类,洋菇、蘑菇这种有毒的菇。当然佛陀也知道,他的因缘成熟了,就吃下去,吃下去就生病了。那个菇类听说是剧毒,所以非常严重地病痛。

佛陀病痛就躺在床上,这时魔王出来了,魔王不是请佛住世,而是请佛灭度,说:佛陀啊,你一成道的时候,我就叫你赶紧灭度,你说你要度化众生,那么你三十岁出家,现在八十岁,已经度化众生五十年了,你也该休息一下、入灭了吧?

佛陀说:“止!止!不须说,我自知其时。”就是你不要说了,我自己知道我入灭的时间,就把魔王打发走了。

魔王走了以后,阿难尊者进来了。阿难尊者是佛陀的侍者,诸位知道,佛陀就跟阿难尊者讲一件事,他说:我听说得到四禅定的人,他的寿命是可以达到一劫(一劫时间很长),佛陀已经成就四禅定了。暗示阿难尊者请佛住世。但阿难尊者那时没有请佛住世,当然这个也说明了众生的共业。

佛陀讲了三次,暗示他说:“得到四禅定的人得住世一劫,佛已经成就四禅定。”讲了三次,暗示阿难尊者要赶快请佛住世,但是阿难尊者三次都没开口。佛陀就知道他入灭的时间成熟了。

这时魔王再出现,佛陀说,你不用说了,我三个月后入灭。魔王欢喜地离开了。这就是佛陀入灭的因缘,度化的缘已经尽了。

不过,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佛陀的度化,从经典上可以看出两件事:第一个,“其可度者,皆已得度;其未度者,已作得度因缘。”佛陀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其可度者,皆已得度。”你有幸生长在佛世,他不管你烦恼多重,他也不管你业障多深,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月映千江”,他可以同时到一千个地方、一万个地方,度化已经善根成熟的人。所以跟佛陀同世的人,有善根的几乎都度化了——“其可度者,皆已得度”。

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怎么办呢?没事!其未度者,皆已作得度的因缘。佛陀有所交代,他交代弟子们:把法整理流传后世。佛陀的音声相转成文字相,会流传到佛陀的像法跟末法,就是为未来的度化做了布局,这个我们待会儿再做说明。总而言之,佛陀看这个人世间里面该度的都度过了,没有度的佛陀也把这个文字留下来了。

佛陀的灭度,在《法华经》讲到一个道理:佛陀其实是可以住世一劫,但是佛陀没有这样做。

《法华经》的解释是说,它讲一个故事,讲一个譬喻。它说有一个医生医术很高明,他几个儿子都身强力壮。但是有一天这几个孩子跑出去玩,不小心吃了毒药,这个毒药是慢性毒,这小孩子吃了毒药他也不知道怕。他父亲就对每一个人开了不同的药:这个是老大的,这是老二的,这老三、老四的,就把药写上名字发给他们。

这些小孩子说,怕啥啊!反正我父亲是个医生,我着急什么?不吃了,就把药丢了。父亲一想这样不是个办法,这些孩子对他依赖性太重了。这个医生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把所有儿子集合起来说,我要到其他国家去旅游了,你们的药都帮你们收好在柜子里面,我都标上名字了,你们要吃就自己去吃。儿子也不当一回事。

那么这个老爸就带着侍者,到其他国家去旅游了。过一段时间,侍者回来说,你爸爸死在国外了。哇!这个小孩子一听,不得了了!以前我们都靠父亲,依赖父亲的,现在父亲死了,每一个小孩子都冲到柜子里去拿自己的药,因为父亲死了要赶紧吃药了。

那么这是说明什么呢?说明如果佛陀长久住世,对众生没有好处。心生骄慢,弟子们不愿好好学习了,你靠在佛陀的身边,你就是依人不会依法了。那么佛陀示现灭度,大家有危机意识了,没有佛可以靠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法上学习,从佛陀的法去得到佛陀的道理,有这一层意思,让大家警觉无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时」指的是哪六时

《论语》中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必须去走一走

学佛人,有四个地方一定要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就是...

释迦牟尼佛的五百大愿

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曾发五百大愿。誓言言...

大安法师:学佛人的世界观

世界这个概念,世指时间,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界...

圣严法师《不死之药》

戒为甘露道, 放逸为死径, 不贪则不死, 失道为自丧...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了解果报的痛苦,才能怖畏当来的果报

古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所以从这个...

【推荐】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我广东东莞一位朋友的亲戚,结婚那年,正好赶上地下六...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

理观智慧所带动的六个阶段

这个理观的智慧所带动的有六个阶段。 一、理即佛。一切...

【佛教词典】等持等至差别

【等持等至差别】 p1122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二卷十页云...

【佛教词典】惹

悉昙字 (ja)。为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亦为四十二字门之...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六根门头无人用

我曾经一再强调,过堂也好,上殿也好,要听二磬。但发...

肉食重金属超标原因何在

一对夫妻到北方某海滨城市去旅游,吃了一只2斤多重的螃...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圣严法师《拥抱孤独,拥抱亲密》

有时候,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对我诉说着「人在江湖,身...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