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智圆法师  2017/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要养成有定课的习惯

我的希望是大家要逐渐养成有定课的习惯。但一开始也不要多,因为现在人的心普遍虎头蛇尾,前面念的特别多,后面就根本不念了。但修净业不能这样,要细水长流,坚持一生。

为什么要定时呢?因为我们的心力平时非常分散,如果不用一种规矩去控制它,就很难形成力量。

如果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里念一会儿佛,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习惯,容易坚持一生。当然比较繁忙、事务很多的人不要定太多,不然没办法保证每天按时完成。但再忙的人,至少也要早晨起来念十五分钟佛,这应该能做到。

要注意的是,必须每天在同一个时间点上做,要让它雷打不动。因为这样就容易“上瘾”。有了这个瘾以后,贯彻一生就不困难。到临终那一天,也自然会这么念,这就非常有效。

就好比抽烟的人,如果每天都在那个时候抽一只烟,逐渐就上瘾了。之后瘾劲一上来,就不得不抽。透过这个世间恶法的比喻,要领会的是,需要以一种力量来控制自己的心,要点就是定时。时间上一旦固定,到时候心自己就会反应,反应的次数多了,不这样做就不舒服,这就叫习惯。

再打个比方,比如一个人喜欢看《新闻联播》。这个节目是每晚七点到七点半定时播放的,所以一到这个时候,他没去看就全身不自在,一定要看才行,否则心里会一直觉得少了什么。以这种习惯,他就能坚持几十年看新闻。这也没有别的窍门,唯一就是定时、定量、定相同的内容。

又像有些人晨跑,定好了每天五点半跑。如果他很有意志力,最开始能坚持下来,那确实习惯了以后,几十年都是这样。就是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一到那时候,不起来跑都不行。

当然,最开始要有意识地克服自己,而达到一定次数后,就形成了习惯,那时就自然上道了。像这样,内在的生物钟一旦设定好,到时候它就会提醒你,你就自然要去念,不念都不行。

想一想,这是不是非常好的方法?能做到这一点的话,是不是可以保证临终那一天,再怎么样都会念佛?不过,现在人都普遍繁忙,所以不要定太多,定多了做不到,宁可先少定一点。

当然,如果自己没有什么事情,平时比较悠闲,就可以定多一些。定好以后,每天完成的时候就不要很急、很慌张,要一个一个地念完,一句一句地念好,而且争取超额完成。这样日久天长就很有力量。

总之,一定要有定时的念佛。这是我要强调的一个非常大的要点。也是在实践上贯彻“一向专念”的要点。持名念佛法门非常简易,你能按这样来做,心里就常常有佛,逐渐地佛就占了你心中主要的位置。每天都能坚持这么修,临终的时候就很有希望。

我们看过去往生的人,很多人并不是有多高的功夫,但他有信愿,而且他有一个净土的定课,一生坚持不断。这样的人,心都很稳固,不是跑东跑西,换来换去,心不会像墙头芦苇一样随风飘。否则心不稳固的话,要成就也很困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得失心》

得失之间,是欢喜?是悲伤?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日前...

成功的秘诀

一、禅悟成功 有一高僧,弟子问其成功原因,答曰:吃...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天乘四种禅定之初禅

定境的浅深,有四种差别。所以古人说:禅中无欲,欲中...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 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

佛法不是叫你逃避,而是让你面对现实

经常听到有人说:佛法就是逃避现实。还有人说,学佛法...

小沙弥与老和尚

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

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别境五者:言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若说不能行,不名为智者

在法供养里面,如说修行这是根本,也可以说七种法供的...

诵经的六个诀窍

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不要让师父哄着学佛

很多出家人苦于众生难度,也有的人不愿意和信众打交道...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佛教词典】拉钦巩巴惹浦赛

(892~975)西藏名 Bla-chen Dgovs-pa rab-gsal。西藏...

【佛教词典】二真如

(名数)有种种,一随缘真如,不变真如也。随无明之缘...

如何判断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转世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

圣严法师《佛教的修行方法》

修行的意义 今天的讲题是「佛教的修行方法」。很多人...

悭贪是众苦之根本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

修行就要断欲去爱吗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

志公禅师劝世念佛文

回头好,回头好,持斋念佛随身宝。 有有无无都麻烦,...

女众出家要成办道业,是否希望渺茫

传某师因感女众尘俗习染太深,又乏男众果断不畏的气魄...

素食进补不妨一试

在我国,人们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所谓:冬天进补,上山...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所谓贵人者,谓其能去乎贱态也

【原文】 所谓贵人者,非爵尊位显,学富五车之谓也。谓...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

不论地藏法门、观音法门、念佛法门等等法门,都是提供...

念到能念的心和所念的佛打成一片

古德都有个偈子,他是这么表示,事持和理持怎么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