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如瑞法师  2018/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从谦下做起,就很容易进步

谦让是一种美德。儒家讲:“谦谦君子,必以自卑。”如果做人能从谦下做起,很容易进步。佛陀在因地里行菩萨道时,也多为众生示现谦下礼让行。

久远以前,在一座茂密的森林中栖息着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动物和睦相处,远离争论,欢乐祥和,安稳度日。

一天,大家商量说:“我们应恭敬最年长者。”经讨论,四动物一致认为应以烈卓达树作为参照,确定彼此间长幼顺序。羊角鸟建议说:“大家都来谈谈各自小时候所见到的树的身量吧!”

大象首先发言:“我们年幼时见到此树,它有与我现在身体同等的高度。”

猴子紧接着发言:“当我小时候与猴群看见这棵树时,它有我现在身体同等高度。”

听完这二位所说,大家一致公认道:“象与猴子比较,当属猴子年岁较长。”

山兔则接过话说:“我小时候,这棵树只有两片嫩叶。我还舔过这两片叶子上的露水。”

于是大家又评议说:“与前二位比较,山兔应算年龄较老。”

羊角鸟最后说:“这棵树,你们幼时都见过。而我以前只吃过这棵树的种子,在此地撒下不净粪后,种子才能破土而出,日益长大。”

其余三位伙伴一致说道:“我们当中属你年岁最长,大家理应对你恭敬承事。”

说完,猴子首先对山兔、羊角鸟礼敬一番,山兔则对羊角鸟恭敬顶礼,而大象则对其余同伴皆恭敬承事。自此之后,四动物间无论日常起居或行走外出,均按长幼顺序次第相偕。

故事中的羊角鸟便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而山兔则为后来的舍利子比丘。猴子为后来的目犍连比丘,大象则为后来的阿难比丘。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事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久久地练习。因为无始劫来,我们习惯了我慢贡高,所以想一下子“低下来”很不容易。

我们可以想一想:当和别人相处时,凡事是不是退让了一步?就是说涉及到利益的事情,能不能让给别人?遇到吃苦的事情,自己能不能勇敢地承当?做事当中,是不是真正生起了平等心?我们要能够懂得,真正的学佛不是说学上几部经、几套理论就能够成佛的。真正的学佛,就是要一点一滴地改造自己的身口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骄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现在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个,在山里面一个隐士,...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问: 趋吉避凶的方法是什么? 净界法师答: 断恶修善...

处处谦卑,驾驭傲慢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谦卦里的一句话,印祖也常常引...

骄慢是心地必除的草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

暖瓶的哲理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给暖瓶灌水时,不能灌得太满,而需...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

○ 事业无需惊天动地,有成就行;情意无需甜言蜜语,...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修行之路为什么很困难

修行为什么很困难?因为它不只处理今生的问题,连过去...

【佛教词典】三学生起分别

【三学生起分别】 p0207 显扬七卷五页云:生起分别者:...

【佛教词典】撑天柱

(物名)凡殿堂正面左右之二露柱也。见象器笺一。...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

贪婪的代价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如何辨别邪伪的禅相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

古代禅师们奇特的圆寂方式

如果对生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佛法有了真实的了解,能...

二时临斋仪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

淫念一生,诸念皆起:邪缘未凑,生幻妄心;勾引无计,...

如是发心名之为邪,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

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